“互联网+文联”增强海西文化软实力
2017-03-10 09:31:41   来源:柴达木日报

(通讯员 德青措)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我州积极探索“互联网+文联”模式,使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文化繁荣的新载体。以“四网两平台”为基础,不断提高文艺传媒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海西文化软实力。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柴达木文化网”“柴达木摄影网”“中国柴达木音乐网”“花的柴达木”四个网站,通过文、图、音视频等形式,发布国家文艺政策,报道文艺动态,解析透视文化热点及现象,展示文艺创作等,将之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发布文联政务资讯和业务信息的重要窗口。“柴达木文化网”开设有人物、文学、旅游,《岗尖梅朵》《瀚海潮》《巴音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近20个一级栏目,近百个二级栏目,全力宣传打造海西文艺品牌,在全国民族地区颇具影响力;“柴达木摄影网”开设有互动交流、作品点评、影友联谊赛等栏目,表现蕴涵海西浓郁风情、富有柴达木民族特色的摄影艺术作品;“中国柴达木音乐网”开设有蒙语音乐、藏语音乐、汉语歌曲、经典歌曲等栏目,集中展示柴达木音乐文化;“花的柴达木”以民族语言展现期刊电子版,展示德都蒙古民族特色文化。截至目前,“四网”共上帖5520个,点击量达300多万人次。

推进文艺资源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了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开放性的文艺大数据平台,形成了文艺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并以文学艺术类、民间文艺类、民间工艺类、舞台艺术类四大类为基础,推进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的建设。

建设文联宣传平台。做好“柴达木文艺”和“海西文联”微信发布平台,更好地宣传全州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展示综合文艺、旅游、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截至目前,共发表信息560余条,关注用户达5000余人,点击阅读量达100万余次;创建了若干“网络文联”文艺QQ群,形成了覆盖全州文联的网络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文学艺术人才库。以艺术门类、民族、地域等划分,现入库成员共计100余人。后续将州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300人、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200人、国家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50人全部纳入文学艺术人才库,努力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的文艺人才网络管理平台,培养海西各类文艺人才,满足各族群众文艺需求。

[责任编辑 展俊]

相关热词搜索:海西 实力 互联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