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漪湲介绍秦绣的工艺特点
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传说中舜曾令禹刺五彩绣。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绣品,出土于战国时期的楚墓中,距今已2000余年。刺绣历经千年花开各地,1977年秦绣(穿罗绣)诞生,结束了陕西只有民间刺绣的历史,这个新绣种挟秦风汉唐之韵而来曾在业内获得广泛赞誉。然而,百姓对秦绣并不了解,为守住这门技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漪湲古稀之年还在奔波……
75岁的张漪湲气质如兰,研发秦绣就像她进入刺绣厂一样,都是人生的意外。她设计出秦绣第一幅作品《夫妻识字》,看着新绣种一路走来,风光与坎坷交替。秦绣曾屡屡获得殊荣,还畅销日本等国10余年,后来刺绣厂解散绣工离去。在山重水复时,秦绣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新绣种走入秦人心似乎还需要契机。“5月份要办秦绣诞生以来的首个展览。”张漪湲坚信,秦绣大气质朴用途广泛,一定会有美好未来。
意外入行偶然研发秦绣
张漪湲出身名门。祖父张廷赞是陕西书法名家,并在陕西工业和黄河航运史上创造过两个“第一次”。外公刘筱浦是山水画家,师从胡佩衡。父亲张迺芸黄埔军校毕业,戎马一生。母亲刘校北是老师,能书善画擅刺绣。深受家人影响,从小张漪湲就喜爱绘画和刺绣。一直品学兼优的她高考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那个特殊年代却因出身被挡在象牙塔之外,命运就此关上了一扇大门。她回忆那时:“前途未卜,因为出身也没能进国营企事业单位。”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命运又打开了一扇窗,张漪湲凭绘画功底进入西安锦江刺绣厂当了设计师。
工艺美术出口创外汇的年代,西安市有十几个工艺美术厂,刺绣厂就有两个,一个锦江,一个凤凰。“机器刺绣生产被罩、床单、披风、抱枕等出口。”1977年全行业备战第一届全国工艺美展。“ 陕西要选送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参展。”张漪湲说当时觉得机器刺绣不可取,可陕西刺绣怎么绣,绣什么?
“教我学画的康师尧老师喜欢收藏民间工艺品,我就跑去找灵感。”一个纱上绣的半成品打动了她。“是陕西民间的古老纳纱绣。”她和厂里刺绣技师柴鳔、袁金祥等一起钻研,第一幅秦绣《夫妻识字》粉墨登场。不同于四大名绣的大气质朴感,绣品送去参加美展获得各界肯定,并作为优秀作品在《人民日报》《美术》杂志等刊物上发表。
“最初起名穿罗绣,因在纱罗上穿针引线刺绣而成,后来专家评论这种刺绣工艺高超,可代表陕西绣种,秦绣由此得名。”张漪湲说参展之后厂里做了小旅游商品。碰巧一位来西安旅游的日本留学生松村康弘,买了回去送给做和服生意的父亲当礼物。他父亲一眼惊艳,到西安找到厂子下订单。“想用秦绣绣和服腰带。”张漪湲回忆这个日本人非常有毅力,最终促成刺绣厂招聘60个绣工,订单一下就十几年。
“秦绣远销到日本,我特别开心。”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订单数量逐渐锐减,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遇到时代冲击,各厂纷纷解散。55岁的张漪湲退休了,绣工散去她心里急,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坚守。
美感独具只“欠”普及
张漪湲当时下了一个决心:“秦绣不能失传,我要继续做下去。”
20年过去了,她的百余幅作品如今正在重新装裱中。墙上一幅《夫妻识字》和当年那幅一模一样。一眼望去,秦绣的美过目不忘,绣法非常独特。
一幅全白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用白丝线和少量银丝线就将所有人物的表情、服饰线条勾勒得丝丝入扣。仔细一看原来是丰富的图案纹样将不同部位清晰划分。“同样是这幅名画,其他绣种要用彩线区分人物和形状。”张漪湲说多样的针法(图案纹样)让秦绣与众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和难点是,图案设计要能充分体现出秦绣针法特点,绣之前要选好、算好各种针法运用。
秦绣要先设计图案,再绘制到纱上,图案配线设计针法,然后开始绣。以纱布为底,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用真丝线在经纬网眼上施针,线的粗细,针法的走向长短不同,诞生繁茂纹样。“每个纹样在绣前都要根据尺寸设计,多绣或少绣一格都会连接不上。”张漪湲告诉记者,经过40年摸索,秦绣发展出400种图案纹样。光水波纹长短高低就有多种。一幅作品短则几天,长则几年。
“变色”是秦绣另一特点。一幅《朱雀瓦当》上,一只朱雀有浅咖和深咖两种颜色,其实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线。绣时走针不同,光照角度带来颜色变化,同一种线就能带来两三种色泽。
湘绣喜绣狮子老虎,蜀绣爱绣鲤鱼、芙蓉花。秦绣题材上有汉唐之气。张漪湲一直坚持设计图要有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一幅《有凤来仪》中两只仿佛壁画上飞下的红色凤凰;四条福组成的《梵音》唐卷草纹为主,飞天、菩萨暗藏其中充满冥想。
张漪湲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秦绣却没给她带来什么收入。为保住它,张漪湲却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她在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可那正是她感到秦绣前途渺茫的时候,她写了“求助信”发给省上相关部门领导。很快引起重视,秦绣在2013年被列为省级非遗……
如今,她有两三个徒弟和十几个学徒。她亲自为百幅作品重新装裱,是为了给秦绣举办它诞生以来的首次大展。“计划在5月份,毕竟我75岁了,希望能为秦绣再做些事情。”秦绣特点突出用途广泛,家居用品、装饰画、服装佩饰等都可应用。
张漪湲认为,这个新绣种只要被秦人广泛知晓,它的未来就一定很灿烂。
[责任编辑 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