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文化服务主动权掌握在百姓手里
2017-02-15 14:15: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今年1月,山东省日照市获评全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区。获得这份荣誉的,全国仅有6个单位。日照市进京“赶考”,首先是跳级“赶考”——在此之前,日照市还仅仅是省级试点单位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今年1月,山东省日照市获评全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区。获得这份荣誉的,全国仅有6个单位。日照市进京“赶考”,首先是跳级“赶考”——在此之前,日照市还仅仅是省级试点单位。评审会前,文化部从全国30多个省级试点单位中遴选出3个,日照市作为其中之一受邀参加,与10个国家级试点单位同台竞技。最终日照市的试点工作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成为唯一一个以省级试点身份获评全国示范区的单位。强手如林,却从省级试点一跃成为全国示范区,日照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怎么做到的?

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顶层设计

“之前,社区文化中心就是个空房子,什么都没有。如今图书阅览室、卫生室、篮球场、儒学讲堂、舞蹈排练室等,一应俱全,还有老师教,我们有事没事都爱往这里跑。”说起社区文化中心这几年的变化,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王家海屋社区张大娘赞不绝口。

数据显示:目前日照市38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为100%,1800个村级文化大院达标率为80%,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逐年提高。

在以前,情况可不是这样。作为山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省级试点市,试点之前,日照市文广新局派出调研组,用一个月的时间,行程3000多公里,对全市基层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摸底,并逐渐构建起“1+11”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1”,就是1个试点工作方案。2014年至2016年,日照市先后制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对2014年至2020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了整体谋划,明确了试点工作的路径、措施和方法,推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

为推进试点工作,日照市出台《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包保责任制》《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文化义工招募管理办法》《“社区文化论坛”工作方案》《文化扶贫实施方案》等11个配套文件,建立24个部门(单位)参与的协调机制,完善了责任分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以人民满意为改革方向

“你想看什么电影,过几天就有人来村放映了,以前真是不敢想。”近来,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曲河南岭村村民发现,村委会大院的公示栏里多了一张“文化服务配送菜单”,自己看中的电影、节目只要报上去没几天就能看到。这是日照市为解决基层文化服务项目少、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探索实施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度。

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度,是日照市的一项探索和创新,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不谋而合。目前,市、县、乡、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和70%村文化大院公布了免费开放目录,市,县定期发布“文化服务配送菜单”,文化需求的主动权由老百姓掌握,由群众“点单”,基层文化服务配送实现了“双向互动”,真正把群众对文化的需要送到“心头”上。

为与群众更好沟通,日照市自主开发了包含数据库平台、供给平台和评价反馈平台等在内的日照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用平台,让文化资源、服务与沟通跃然“网上”。目前,全市300个贫困村文化精准扶贫子平台已经运转,每个村采集了115项数据,标位置、标资源、标需求、标进度,能够自动生成300个贫困村文化大院“八个一”扶贫和广电“户户通”扶贫的“两地图”“两对比图”“两汇总表”“一详表”,做到挂图作战、精确施策、精准供给、精准销号。一手抓公共文化扶贫,一手抓产业扶贫,日照市还依托草编、影雕、柳编、农民画、老粗布等传统技艺资源,建设了一批“扶贫车间”,帮助600余人就业。

改革的成效离不开有效的监督。2016年,日照市出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暗访工作方案》,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24个成员单位抽调48人开展16次暗访,真正摸透实情。目前,已经组织暗访8次,对暗访发现的70多个问题进行了通报。

日照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化,创排《好人就是咱自个儿》《一路阳光》《点赞日照》等原创广场舞,试点单位推出了“书香邻里”“儒学讲堂”等一些导向性、前瞻性的品牌文化项目,发挥了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建设高素质基层文化队伍

在农村社区,日照的文化志愿者们开设了60多家“小草学堂”,已为7200余名少年儿童普及艺术教育。同时开展了“我为山村种文化”艺术普及活动,培训山村孩子1500余人次。这是日照市基层文化队伍开展活动的一个缩影。针对基层文化队伍整体水平低、不专职等问题,日照举办“文化站长论坛”“社区文化论坛”“非遗传承人论坛”,推行总分馆制,探索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常态化机制、城乡文化资源统筹机制。每月一期的“文化站长论坛”,把文化站长队伍的常态化培训提升到市级层面,探索解决基层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文化站长业务水平不高、文化服务效能低等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目前,已举办3个“论坛”82期,培训2万余人次,基层文化干部素质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举办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广场舞培训班等,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名文艺骨干、1名文化管理员参加培训,共培训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3万余人次,组建起庄户剧团500余个、文艺表演队4000多个。

通过常态化培训,日照市每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都培育起6支队伍,每个村至少培育起一支队伍,文化参与面超过了居民的40%。这些队伍不仅自娱自乐,而且一些队伍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承担起送戏下乡等公益文化活动,改变了“政府包办文化”“文化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实现了多元化,活跃了基层文化,并荣获山东省政府首届“文化创新奖”。

艰辛的工作才能换来甘甜的果实。日前,在201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日照市“文化生活”得分87.83分,高出全省平均分5.25分,较之前再次大幅提高。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日照 主动权 山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