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用数字技术筑梦红色延安
2017-02-09 15:52: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2017年1月1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80周年纪念日。让无数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圣地延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究竟是什么样貌?

本报驻陕西记者 任学武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2017年1月1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80周年纪念日。让无数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圣地延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究竟是什么样貌?为传承好、实践好延安精神,再现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的原貌,“数字红色延安”大型虚拟科技项目应运而生。项目发起人、延安市文联副主席王宏琦介绍,利用数字技术复原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延安全貌,可以使游客宛若穿越时空,获得身临其境的奇妙体验,让圣地精神重现时代光芒。

谈起项目最初的萌生,王宏琦回忆说,许多年前自己在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目睹了故宫的数字导览系统,这深深吸引了长期从事舞美设计的王宏琦。“如果能用科技手段把延安火热的岁月逼真地再现出来,那是怎样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义无反顾的选择,实施起来竟然异常艰辛。历经资金窘迫、立项坎坷、资料收集困难等种种艰辛,坚持到今天,就连王宏琦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数字红色延安”终将那个年代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恢复得似模似样。

延安革命纪念馆原副馆长、延安文史专家霍静莲在项目座谈会上谈道:“‘数字红色延安’包含了延安儿女对延安历史的那份真情,是宣传延安历史的一个新的方向。项目的核心部分是对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资料主要来源于文史资料、族氏家谱以及经历者的回忆和口述。为了准确制作,王宏琦四处寻访调查,搜集资料,有些资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都见不到,将成为以后研究延安历史的宝贵财富。”

延安时期重要建筑设计者杨作才的儿子杨政看了项目后很有感触,他说,父亲当年设计的建筑好多已经不在了,王宏琦还原了这段历史,让人们重新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时期,给延安文化产业发展创出一条新路。

“数字红色延安”是基于现代网络、多媒体、虚拟视频、转换压缩等技术手段和方法,以科技研发、虚拟数字红色延安演示、红色动漫创意制作等为主的新技术产业项目,主要由“延安十三年历史真实VR预览系统”“红色革命历史动漫创意制作”“数字延安库”等几部分组成。其中“VR预览系统”已成型,它将红色13年的延安全貌进行了三维数字化复原,包括延安地形地貌、遗迹旧址,立体构建了当年红色延安作为中国革命中心的景象。“这是个新技术产业,它集红色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不仅能为开发延安红色资源提供新的途径,也会推动延安文化产业向低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方向转变。”王宏琦说。

目前,“数字红色延安”项目已完成1938年延安老城、西北局支等内容,一个虚拟的红色延安呼之欲出,即将投入市场。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孙文芳告诉记者,希望借助政府力量,做好后期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运营,为延安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延安 陕西 红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