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人
笔者曾参加过一些环保志愿活动,遇到过不少动物保护人士,最近,频频见他们讨论抵制马戏驯兽表演的话题。
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只是由于近年来民间环保、动物保护人士队伍的迅速扩大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重又提起并受到重视。笔者了解环保、动物保护志愿者的想法,对他们科学、合理、合法的原则、主张也认同,但有句话不吐不快——打板子,莫打歪。
“一个国家道德进步和伟大程度可用他们对待动物方式衡量——甘地”……看志愿者撰写的公号文字和拍摄的宣传片可以发现,除了直接引用国外名人语录和介绍国外做法之外,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和做法。事实上,我国的马戏驯兽表演一直是杂技中的弱项,其中也有政府引导限制的力量。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最近接触到中国杂技团马戏队原队长、年已85岁的杂技家尹玉宏老先生。在一次交谈中,笔者特意问了驯兽表演的问题,尹玉宏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给杂耍百戏命名为“杂技”的同时,特别禁止了马戏中的大型驯兽表演和飞刀表演。在当时,这是从演员和观众安全的角度提出的,但客观上也符合当下动物保护中的“人道”理念。
当下一些驯兽表演疏于管理、过于泛滥的情况,应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的,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驯兽表演管理体制机制的变化。动物保护爱心人士不必急于苛责政府有关部门,毕竟,社会进步或改变某种现状是各方协同推进和博弈的结果。令人欣慰的是,2017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实施,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更加明确有据。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