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出艺术范儿
2017-02-06 12:01: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盘点今年春节的文化菜单,戏曲、曲艺、话剧、交响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齐上阵,“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连连,台后热火朝天”成为各院团的形象写照。

每年春节,当我们放假返乡,乐享与亲人的团聚时光,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音乐厅、大剧院等文化场所依然对公众开放,并且纷纷推出特色文化活动和演出,让热爱艺术的观众回到老家也能过个文化年。

盘点今年春节的文化菜单,戏曲、曲艺、话剧、交响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齐上阵,“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连连,台后热火朝天”成为各院团的形象写照。人们可以到音乐厅聆听一场春的交响抑或走进戏院看一出《龙凤呈祥》,相声、小剧场话剧更是青年人的最爱,可以说,到剧场看演出已成为传统春节的一种别致情趣。

传统艺术亮家底

2月4日晚,浙江越剧团赴温岭市开展新春演出,来自杭州网名“风和日丽”的网友前几天刚在杭州看完该团演出的《碧玉簪》,觉得不过瘾,又约了朋友赶到温岭追剧,并表示:“越剧《九斤姑娘》好听、好看又好笑,看完可以心满意足回杭州上班了。”据悉,春节期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京剧团、浙江昆剧团四大戏曲院团分别赶赴宁波、温州、舟山等地开展了近40场巡演。京剧《齐天大圣美猴王》在宁波演出时,当美猴王饰演者——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高举如意金箍棒,连续不断在舞台上飞跃旋舞时,观众的喝彩声响爆剧场,人们纷纷感叹:太精彩,太喜庆了!

每一年的春节文艺演出,传统艺术尤其是戏曲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大年初一,由国家京剧院主演的传统京剧《龙凤呈祥》唱响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龙凤呈祥》历来是节庆大戏,不仅行当齐全、唱腔优美,大团圆的故事也非常符合当下的节日气氛。当晚的演出由青年演员刘垒等领衔,传统中更见传承活力。此外,国家京剧院还为观众带来了《杨门女将》《四郎探母》《锁麟囊》等大戏和梅尚程荀名家名段演唱会等年终福利,让戏迷朋友一饱眼福。北京京剧院在春节期间演出超过20场,上座率颇高,剧院内常见四代同堂一起看京剧的温馨场面。

广东素有“无戏不成年”之说,过年若是没有粤剧“春班”,这个年便算不上热闹。从大年初二开始至正月二十三,广州粤剧院的开年大戏和春班演出轮番登场,两个剧团分赴东莞、茂名、湛江等地演出近50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及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陈韵红、崔玉梅、吴非凡,红派艺术传人苏春梅等诸多名家都拿出好戏献给戏迷,甚至吸引了来自上海、辽宁、山东等地的游客观看。据悉,这次广东艺术院团的开年演出均为商演售票模式,百元以上的“靓座”更是一票难求。

说到中国传统艺术,自然不能少了曲艺。春节期间,中国煤矿文工团等演出团体联合在北京老舍茶馆、梨园剧场等地推出曲艺专场。星夜相声会馆、嘻哈包袱铺、德云社等相声表演团体也纷纷献艺,为祥和的节日气氛再添欢笑。中国杂技团表演的杂技《未来之星的梦》把技术动作和理想情怀相结合,让观众既感到惊心动魄,又觉得酣畅淋漓。

中西结合选择多

“平时工作忙,趁过年带孩子来看儿童剧不仅是很好的亲子方式,也是不错的艺术熏陶。”看完儿童剧《走,一起去寻宝》,湖北省武汉市张先生6岁的女儿在走出剧院后仍在手舞足蹈模仿剧中的角色。

据悉,春节期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投排的原创儿童剧《走,一起去寻宝》连演4场,给大小朋友带去了节日的欢乐。“寻找快乐和幸福,是戏剧尤其是儿童剧永恒的主题。”该剧编剧熊晶说,“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带给小朋友一定的启发:幸福不一定在远方的某个角落,也许就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需要自己发现和体会。”

纵观全国,今年春节的演出大餐可谓“菜系齐全、贯通中西”,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舞台剧演出,为春节勾画出不同的色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的话剧《日出》再现现代戏剧经典,曹禺剧作显示出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话剧《大酒店套房》则改编自国外经典,经过本土化处理,以3个彼此独立的故事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莎士比亚话剧《李尔王》也在春节期间进行了首轮演出,戏剧导演李六乙携手舞美设计米夏埃尔·西蒙,服装设计和田惠美,知名演员濮存昕、魏晓平、卢芳等,诠释莎翁笔下复杂多样的人物形象和人生况味。

当中国传统佳节遇上世界交响名曲,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网罗了最经典的中外交响乐曲,奏响新春乐章。中国经典乐曲《春节序曲》、脍炙人口的交响名曲《蓝色多瑙河》、轻松活泼的《四小天鹅舞曲》等让听众痴迷不已。此外,《星球大战——国外经典电影名曲交响音乐会》《拉德斯基进行曲——世界经典名曲交响音乐会》《天空之城——久石让·宫崎骏动漫作品视听交响音乐》以及2017《笑星群英会》等也于大年初三起接连推出,吸引市民走进音乐殿堂共赏经典。

百姓受益热情高

春节期间的文化演出如一股清流,滋养着人们的心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秦腔剧院精品大戏大年初四拉开帷幕,《狸猫换太子》《火焰驹》《柳河湾的新娘》等作品让戏迷过足了瘾。为了抢到好座位,每天早上不到9点就有戏迷在易俗社窗口等待买票。

西安曲江新区则将歌舞剧送进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等景区,使五湖四海的游客不仅品鉴到了古城的厚重历史,也领略到了西安的现代风情。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寇雅玲表示,被视为高雅艺术的歌舞剧、话剧等艺术若能滋养基层,才是其真正的价值体现。尽管舞台条件有限,但走近父老乡亲演出,与在舞台上的盛装亮相同样有意义。

随着文化选择多样性的提升,春节的“打开”方式也不只是围绕在电视机前看演出那么单一。在戏曲大省河南,由汝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第六届戏迷擂台赛吸引了不少戏曲新秀和资深戏迷参加。

小选手郭菊敏的这个春节便是在舞台上度过的。因自幼喜爱戏曲,郭菊敏十几岁就随老艺人登台演出,多次随院团到基层慰问。大赛总决赛中,豫剧选段《一声娘叫得我心酸阵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艺术走出去

当我们与家人团聚欢度春节之时,许多艺术家远渡重洋,把中国的艺术带到了世界的舞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置身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各国民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魅力。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音乐会《国之瑰宝》春节期间在德国、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演出,广受欢迎。《茉莉花》《长城随想》《点染丹青》《雪意断桥》等作品使全场观众在美妙的乐曲中如痴如醉。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曾随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参加‘欢乐春节’巡演,今年的演出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曲目,每首作品的演奏都进行了精心策划。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不分国界,不用语言,直接把要演奏的元素朴实、纯真地表达给观众。”指挥家洪侠表示。

扇裙摇曳、绸带飞扬,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歌舞团作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的主要成员,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献上极具中国特色的演出。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也赴美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在异国他乡唱响国粹艺术。

一转眼,春节假期已过。然而,各地精彩的新春文化演出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海外各地庆祝中国春节的热潮仍在持续。盼过大年初一,人们又开始热切盼望元宵佳节的文化大餐,在一波又一波的文化浪潮中真切品味中国春节的滋味。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艺术 范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