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春晚,欢歌劲舞;筑梦中华,喜庆三秦。1月28日(大年初一)晚,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日报社和陕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承办,西安银行全程特约支持的“放飞梦想”2017年陕西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精彩上演。新年伊始,孩子们用喜庆、活力的表演展示了我省少儿的童真,用美妙的歌喉唱出对未来的憧憬,用曼妙的舞姿跳出了对全省人民的新年祝福,为全省小朋友和大朋友们送上了一份流光溢彩、喜气洋洋的新春厚礼,同时也奏响了陕西省少年儿童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优美乐章。
1、童真童趣展才华 载歌载舞迎新春
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文化建设,竭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组织创作生产了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文化精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少儿文化活动,丰富了我省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全省青少年的综合素质。2017年陕西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放飞梦想》不仅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同时,也通过丰富精彩的节目,充分展现了我省少年儿童多才多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由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带来的《中外经典歌曲联唱》勾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回忆,拉近了与小朋友们的距离,许多小观众反映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跟着一起哼唱。分别由渭南市少儿艺术团和宝鸡岐山花儿舞蹈培训中心带来的舞蹈《时针时针快快跑》、《箱子里的梦》欢快有趣,从孩子们的视角将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安高新一小的武术表演《小武星》和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的啦啦操《动感啦啦操》,一个弘扬传统文化,一个释放现代动感,两种风格迥异的形式共同展示出我省少年儿童身强体健、精神振奋的面貌……歌曲、舞蹈、诗朗诵个个精彩,掌声、笑声、欢呼声声声不断。少儿春晚中,孩子们是整场晚会的主人公,在绝对主场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艺和热情。“我觉得今年的少儿春晚办得很棒,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孩子们载歌载舞,把自己的活泼、天真、可爱都表现了出来,对培养孩子的大胆、勇敢等方面都有益处。”西安市民刘女士说。
经过连续两届的举办,陕西省少儿春晚已经在全省小朋友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能够在这个大舞台上一展风采,成为许许多多小朋友的梦想。西安市莲湖区王先生的女儿参演了今年的少儿春晚,他告诉记者:“孩子为了登上咱这个春晚的舞台,排练了两个多月,每次练习都很认真。晚会录制那天晚上我和她妈妈去现场观看了节目,初一播出的时候全家人也守着电视看了一晚上。虽然很辛苦,但女儿的表演很精彩,我们都为她骄傲。”
2、弘扬传统美德 引领时代风尚
随着我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省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为了能够充分反映我省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典型,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知高尚的人生观,少儿春晚组委会在节目的评选和要求上,围绕主题,坚持高质量、高水准,精打细磨,以平实、生动、童真、童趣的手法传递孩子们实现理想的感人故事和立志成才的奋斗精神。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当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在《等我长大》的节目中作为背景音乐想起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湿了眼眶。一张张感人的照片,加上咸阳小战友艺术学校的小演员与头发花白的“奶奶”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人们不禁回忆过往。尤其是在新年这合家团圆的时候,更是触发了人们思乡、思亲的情感,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正所谓“百善孝为首”,孝心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舞蹈《等我长大》,渭南市合阳红舞鞋艺术学校表演的舞蹈《奶奶的老花镜》和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弄堂记忆》也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传递出浓浓的亲情和乡情,用舞蹈这种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方式弘扬了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
收看过少儿春晚的人,许多都被西安高新一小的孩子表演的情景剧《那一抹红》所震撼。由真实故事改编的《那一抹红》,真实还原了十几名小学生在参加赴日本的夏令营交流活动中,由于在大阪机场出关安检需要排队等候,十几名小学生没有大声喧哗,没有上蹿下跳,而是在候机时都拿出随身携带的书席地而坐,安安静静地阅读等待,他们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也都整整齐齐地依次有序摆放的故事。一位观众在网上留言说:“当时这个新闻爆出来后被大量转载,这些孩子真是给我们陕西人长脸、给中国人长脸。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未来!”工程师王先生表示,这样的事迹通过少儿文艺表演展现出来,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们来说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不必讲大道理,孩子们看得懂,还爱看。
3、关注慈善公益 关爱儿童成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爱护。而在少年儿童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广受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走出山乡,外出务工,勤劳致富,但他们的孩子却被留在了老家。这些孩子们远离父母,缺少亲情,缺少家庭的教育和温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留守儿童的心中,其实有着比一般同龄人更为深切的情感、更为强烈的期盼,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自然,他们也成为儿童春晚的一个重点和焦点。
在咸阳小战友艺术学校带来的舞蹈《爱的传递》中,小演员们真实演绎了留守儿童的童年。在他们生活的那片土地上,有着一双双望眼欲穿的眼睛,有着一双双稚嫩却有力的小手。他们留守着静立的大山,留守着无际的田野,留守着简陋的屋舍,留守着院子里的鸡和狗,留守着孱弱的爷爷奶奶,留守着对父母日日夜夜的思念。他们光着脚,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舞台中央瑟瑟发抖,继而因为一双棉鞋而欢呼雀跃,又因汽车的鸣笛怅然所失。这一幕幕都触动着每一位观众,触动着电视机前的每一颗友爱之心。宝鸡的观众杨女士说:“我跟孙女一起看的这个节目,非常感人,当时真的都流泪了。3岁的孙女问我为什么小姐姐总是搓手,我告诉她因为小姐姐们太冷了,不像你出门有手套、回家有暖气,你要珍惜。等她长大了,我也想带她到山里去看看那些留守儿童的生活。”
为了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力量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少儿春晚组委会对他们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不仅海选期间专程到贫困山区学校慰问那里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内心的梦想,帮助他们圆梦,而且特意把六位农村留守儿童请到了春晚现场。
“我想要一部手机,这样可以跟父母视频,而且可以经常联系。”“我想要一辆自行车,这样上学就方便很多,不用走那么远的路程,妈妈也不用花钱在学校附近给我租房子了。”“我想让妈妈和奶奶的病快点好。”……当主持人问及台上的六位留守儿童代表新年有什么梦想时,他们的回答让观众们百感交集。这些看似简单而纯真的梦想,承载着一个孩子最重、最真的情感。最后,晚会现场,六位企业家为这些孩子送上了爱心大礼包,让台上台下、节目里节目外都倍感温暖。
4、合力搭建少儿文艺平台 携手共筑伟大梦想
“实现我们的梦想,要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29日,看望全国少年儿童代表时所说的一番话。这番话饱含了党和国家对孩子们的殷切希冀和嘱托。
成风化人,启迪心智,温润心灵。陕西有0—14岁少年儿童近600万,占全省人口14.1%。为了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关注、关爱,作为社会风气的引领者,怀揣共同的愿望理想,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日报社和陕西广播电视台凝聚力量,发挥优势,共同推出了这台精彩、高尚、正能量满满的少儿春晚。本届少儿春晚以“放飞梦想”为主题,通过“童真童趣”“成长自信”“快乐梦想”三大篇章及“圆梦行动”特别环节,以歌曲、舞蹈、诗歌、情景剧等多种艺术手段,营造了少年儿童喜迎新年的热烈氛围,充分展示了我省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自2016年11月份开通网络报名后,少儿春晚进行了多场火热的海选比拼,征集3000余个,从海选展播晚会录制到晚会正式播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谈到晚会的主题立意,少儿春晚项目负责人、陕西广播电视台娱乐频道副总监赵冬安表示:“每个孩子小小的梦想最终才能汇成国家大大的梦想,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正是未来我们中国梦实现的基础。这次我们集少年儿童之风采、集政府部门之力量、集各界精英之智慧、集多种媒体之人气,广泛征集、严格筛选、精心打磨,就是想为全省、全国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呈现一台思想立意深、艺术水准高、地域特色强、社会影响大的少儿春晚。希望观看晚会的孩子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自己也才能茁壮成长。长大要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立志向、有梦想。”
陕西日报文艺部主任张立说:“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少儿春晚不仅是文艺活动,更是一项公益活动。这是我们首次举办这类活动,希望少儿春晚成为我省年年都发声、年年有主题、年年有期待的长效活动,也希望社会各界优势互补、合力共赢,为全省少儿成长发展多作贡献,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凝聚力量!”(记者 高山 实习生 姜鑫雨 )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