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紫禁城 大国工匠再展风采
2017-01-09 11:02: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12月28日,一场主题为“工艺美术与文人趣味”的明清家具研究设计专家伍炳亮学术研讨会暨礼冬雅集在北京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

2016年12月28日,一场主题为“工艺美术与文人趣味”的明清家具研究设计专家伍炳亮学术研讨会暨礼冬雅集在北京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家具专家杨志明,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周郑生,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宝光,作家、海南黄花梨收藏家海岩,北京元亨利硬木古典家具董事长杨波,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刘夕海以及诸多文化行业精英出席。

伍炳亮是著名收藏家、鉴赏家、明清家具设计大家,有“岭南鲁班”之美誉。在为时1个半小时的学术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各抒己见、踊跃发言,重点探讨了伍炳亮在黄花梨等木器设计制作与收藏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

红木领军人物在故宫举办学术研讨 伍炳亮回顾精彩人生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家具,集大成者莫过于故宫皇室馆藏宫廷家具。伍炳亮首先感谢故宫提供如此高规格的平台来对他创作的黄花梨家具精品力作进行学术研讨。

“作为伍氏兴隆企业的创始人,我设计制作的明式风格黄花梨家具,在传承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经典款式基础上,吸收它的精华和营养,符合型、艺、材、韵四点标准。”伍炳亮回顾了38年来他对传统家具的热爱,尤其是对海南、越南黄花梨的喜爱和痴迷程度,以及对艺术方面的追求。他说,从业以来自己不断学习、研究,在实践之中有着深刻的体会与经验,所设计制作的家具在传承中国传统家具精华基础上“借古开今”“古为今用”,将一些老家具美中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良设计,使作品能够更加完美,逐步形成了伍氏家具与众不同的特征。“不论我的作品放在国内,还是新加坡或美国,只要对伍氏兴隆所设计制作的家具有一定了解的人们,都能够分辨出来。”伍炳亮说。

作为国内黄花梨收藏与制器专家,伍炳亮坦言,自己对海南黄花梨的痴迷与热爱日益递增,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海南黄花梨按吨论价到按斤论价、一木难求的今天,他从来没有间断,努力收集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为设计制作好一件作品,他经常从定位、设计、选料、开料、配料都亲自参与,充分利用每一根木材,每一道纹理,力求设计制作出富有艺术含金量的作品来。在工作之中,最让他感到快乐和开心的事情,是将一些“土作”海南黄花梨家具进行改造、改良设计,让其“土鸡变凤凰”,从而赋予了一些海南黄花梨土作家具的第二次生命。

众嘉宾探讨伍炳亮学术思想 对红木及工艺美术产生深远影响

接下来环节,刘夕海、海岩、杨志明、陈宝光、周郑生、杨波等对其学术思想展开深入探讨。刘夕海在发言中说,伍氏兴隆创始人伍炳亮迄今从业38年,他设计制作的黄花梨家具在工艺美术行业名气很大,不仅在广东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领域都有较好的声望与影响力。在收藏界,伍炳亮的作品被高度认可且十分畅销。伍炳亮在有关红木学术研究上造诣也颇深。比如由他独创的红木家具理论“型、材、艺、韵”已成为行业评判一件红木家具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

“我曾经是有钱人,认识伍炳亮之后,就变成没钱人,钱去哪儿了?大都用来收藏他的黄花梨家具了。”海岩调侃道。据他回忆,自己是通过收藏家马未都认识伍炳亮的。多年前第一次去伍氏兴隆红木店时,就被伍炳亮制作的黄花梨家具所打动所吸引,出于发自内心的喜爱,继而开始收藏伍炳亮的作品。目前在他所认识的大收藏家中,很多都是伍炳亮的“粉丝”。“若从学术价值上对伍炳亮作品进行研讨,他的作品是不让古人的,是划时代的,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与生命力。”海岩说。

陈宝光表示,这场高规格、高水准的活动不单纯是对伍炳亮所取得学术成就的研讨,也是对整个红木行业的研讨。伍炳亮是万里挑一的行业领军人物。从传统与创新角度来看,伍炳亮的作品对于古人精华的汲取,对于当代人生活习性的把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谓是古典与现代交融。他的作品仍处于价值洼地,现在购买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艺术价值。

杨志明在伍炳亮学术研讨中,反复强调并提到“大国工匠”这一关键词。他说,故宫是中华木作最经典的地方,在这里探讨伍炳亮作品的学术价值,意义非凡。从木匠模仿、工匠改良,到大国工匠艺术创作,伍炳亮一路走来可谓实至名归。杨志明坦言,他曾参观过伍炳亮的工作室,不论是大件还是小件作品,伍炳亮及其艺术创作团队都做得尽善尽美,这是大国工匠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周郑生说,伍炳亮是工艺美术行业与古典家具行业的“双料大师”。希望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工匠精神与艺术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杨波在发言中表示,伍炳亮是值得尊敬的同行,多年来他与伍炳亮一直互相帮衬。在他看来,伍炳亮设计制作黄花梨家具的艺术水准已经达到极致,黄花梨家具现在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希望广大收藏者抓紧机会购买。

学术研讨会引发广泛反响伍炳亮为行业发展提供范本

明清家具研究设计专家伍炳亮学术研讨会暨礼冬雅集在故宫举办,让国内红木企业家、厂商、收藏家备受鼓舞。他们认为,探讨伍炳亮艺术成就及学术思想,对红木行业其他厂商以及消费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伍炳亮表示:“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成为社会热潮。身处转型期的红木家具企业应当张开双臂拥抱‘文化’归位——摒弃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和粗制滥造,要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材料资源、制作出富有艺术底蕴的精品、艺术品,赋予稀缺名贵材料第二次生命。这既是市场的需求,也是我在故宫举办个人学术思想探讨的目的,希望以自己为案例,为整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谈到2017年,伍炳亮说:“我将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发扬大国工匠精神,进一步研发、设计、制作出精品黄花梨家具提供给广大红木爱好者。与此同时,占地55亩,用于展示我从业数十年来设计制作的1300余款经典家具,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有望在今年开幕,欢迎广大藏友前来品茗鉴赏。”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紫禁城 工匠 大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