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联合孵化投融资平台(制图 张海宁)
多年来,旅游开发一直被“三脱节四分离”的问题困扰,即规划设计与运营脱节,政府投资与市场发展脱节,企业投资与业绩回报脱节,投资与开发分离,投资与运营分离,规划设计与建造分离,规划设计与运营分离。这一困境,使中国旅游开发中规划不能落地,建造不能达标,建成不合适经营,经营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现象广泛存在,“全链整合”一直被寄予厚望。
“旅游开发总走弯路,成功产品较少,总体效率低下”等规划通病,使得“整合旅游开发运营链,提供全程落地服务”成为许多地方招商引资时的新希望。甲级城市规划院出身的绿维文旅集团近日发布的旅游产业与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联合服务解决方案,即“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曙光。通过“全程服务、联合服务、孵化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该平台希望能够有效化解地方招商引资与开发中的矛盾和问题。
打造“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是绿维文旅集团在产业规划基础上的一次崭新尝试。这一次,其并没有局限于本业的旅游开发,而是将触角伸向了特色小镇、IP孵化领域。
落地、接地气一直面临困局
业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地方政府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规划设计者、建造商、供应商、服务商和营销商,同时要实现多个要素的整合。
在2016年12月28日举办的首届旅游开发平台合作大会上,绿维文旅集团的“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谈及这次转型,绿维文旅集团董事长林峰回忆,从2003年投行转型投身旅游业以来,他参与规划设计项目1200多个,其中200个项目落地建成并实现良好运营。虽然从一开始就希望能够实现平台化携手合作,但无论是规划设计落地还是平台化运营,始终存在问题。转机发生在2015年。当年5月,绿维由规划院转型成立集团,采取合伙人制,将当时12个分院、31个中心改为12个合伙人公司,和绿维文旅集团总部构成合作切分蛋糕的新合作关系。
“目前,绿维文旅集团已经拥有60个合伙人公司,新增加的48个合伙人公司来自不同的细分领域。同时我们也拥有了合作伙伴100多个。形成规模智库后,集团开始真正转型,形成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投资融资、工程建造和人才培训五大板块业务,一个产业链式的平台初具雏形。”林峰介绍,在此基础上,绿维文旅集团开始提出“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的概念。
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林峰所带领的绿维文旅集团发现旅游开发存在“三脱节四分离”问题。三脱节包括规划设计与运营脱节,政府投资与市场脱节,企业投资与回报脱节。“地方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旅游投资,但这背后有多少是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最后是否有消费者买单呢?”林峰表示,基金操盘手、矿产老板、地产商、工业企业家……各行业的投资者都冲进旅游这一行业,但是当下市场上的许多旅游项目很难靠现金流支持回报,能够达到8%以上收益率的旅游项目少之又少。
“按照PPP投资原则,很多项目连8%至15%的利润都达不到。因此,很多旅游投资基金其实一直找不到好项目。在如此低的回报下,为何还有持续的大规模的旅游投资?其实很多旅游投资都在靠地产、行政力量等其他因素在带动,旅游投资和回报之间并没有很好的衔接。”林峰说。
因此,三大脱节也导致了旅游投资与开发分离、投资与运营分离、规划设计与建造分离、规划设计与运营分离这“四分离”。
交钥匙、交团队、交现金流
如何抓住旅游开发的大潮?如何摆脱旅游开发中的顽疾?如何理清旅游开发路线图,让这个复杂的系统互相支撑、有效运营?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开发、到运营整个环节全部打通。
针对中国旅游开发中长期存在的脱节与低效率问题,“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涵盖从项目前期、建造期到开业期、持续运营期的全产业链孵化服务,并形成了旅游项目孵化器、特色小镇孵化器、全域旅游孵化器、运营IP孵化器四大孵化器。
林峰告诉记者,“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以“旅游运营网”作为旅游开发平台网站,通过“顶层规划设计—投融资规划设计—全要素招商大会—建设规划设计—旅游EPC建造—开业引爆经营—托管辅导经营—成功业绩移交”的全程孵化模式,实现了全体合作伙伴协同作战,完成“交钥匙、交团队、交现金流”的全程孵化服务架构。
以投融资规划设计为例,通过该平台,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时,能够实现在宏观经济政策、全局发展情况、可利用资源及资金等基础情况进行盘整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模式进行设计,对土地价值、其他可利用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投融资规划模型,提出开发时序,得到实施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落实投融资计划、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旅游PPP 模式促进计划、项目招商包装,并落实招商引入服务。
通过搭建平台、从后端导入前端的服务,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引入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服务商来共同参与,是有效解决规划设计落地的好方法。
借助这一平台,安徽省池州市就在本次首届旅游开发平台合作大会上进行了一场试验,成为绿维文旅集团孵化的第一个全域旅游城市:通过综合整理,当地启动了总规模达2000亿元的全域旅游招商活动,推出十一大专项基础建设项目、十一大区域开发综合体项目、九大主题度假区项目、53个单项项目、70个A级景区项目及58个城镇村综合开发项目。
池州市副市长桂林介绍,从去年3月开始,绿维文旅集团参与编制了池州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和投融资规划,并基于池州全域旅游的旅游项目包装,推出了此次池州全域旅游全要素招商引入活动。最终,会上成功签订6家投资意向协议,上百家机构与池州各县区及综合项目进行了深度对接沟通。
全要素导入服务正是池州乐见的新型招商引资模式。通过这一服务,能够实现“四招、五引入”:招投资商、招开发商、招运营商、招服务商;引入资金资本、智库平台、品牌企业、人才团队、IP项目,从而为旅游的落地运营提供支撑。
联合孵化重在“平台化协作”
从旅游区域综合开发、旅游综合体开发,到旅游带动的新型城镇化开发,绿维文旅集团一直强调,其开发平台面向更广阔的全产业链孵化,旨在带动区域的一系列发展。这一点,从其平台中四大孵化器的内容即可看出。
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南部的陵阳古镇,是九华山南大门的重点项目,也是池州市以生态休闲和山水文化为特色的绿色低碳旅游中心镇,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该项目将以PPP模式运作,总投资预计6亿元,项目包括完善老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商业配套设施、修护古民居和祠堂等建筑、建设古镇商业街区。业内人士认为,全要素招商摈弃了“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通过投资、开发、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招商模式,保证了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切实落地。
在林峰看来,孵化器分为“三步走”,首先是顶层设计、导入各种资源,其次是投融资规划,再次是全域全要素招商,即目前池州招商引资所处的阶段。这次招商中,特色小镇也位列其中。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可以看出,特色小镇都是旅游小镇,任何特色小镇都必须要有旅游之外的其他特色产业,如何孵化培育其他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里边最重要和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个课题。”林峰告诉记者,特色小镇孵化器不仅孵化旅游,还要孵化“旅游+”,要孵化特色产业、目的地、房地产、土地综合开发,最后孵化城镇化,六大孵化构成特色小镇的孵化结构,其中,特色产业孵化是最困难的。
旅游综合开发是一个复杂系统,全产业链的联合孵化,仅靠绿维文旅集团一家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平台存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联合孵化能够构成最大的效益,实现高效率的、联合合作的、各有分工的市场逻辑。
池州全域旅游2000亿元投资规模的蛋糕,只是“旅游开发O2O服务平台”开启服务的开始。借助开发平台,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那书晨也在首届旅游开发平台合作大会上发布了河北旅游“十三五”蓝图——“打造千亿元旅游投资平台、募集千亿元旅游基金、落实万亿元旅游投资、实现万亿元旅游收入”。这个大省旅游开发的联合孵化,显然要比一个城市的全域旅游项目耗时更长。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