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档由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打好开局仗,触顶票房天花板后,第一季度电影市场票房创下144.66亿元高峰,此后便一蹶不振,4月、5月开始单月连续下跌,随后的暑期档、国庆档持续惨淡,11月密集轰炸的进口片未能“救市”,12月《长城》《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影片为抓住年末尾巴力挽狂澜,但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整个2016年,电影市场的低迷态势是否将影响持续到2017年?2017年新年伊始又有什么电影叫座又吸睛呢?
元旦档成抢手“蛋糕”
由近几年新年档票房看出,每年元旦档、春节档都会创造新的票房纪录:去年元旦档,《寻龙诀》和《老炮儿》借元旦档集中发力收获颇丰,分别斩获16.83亿元和9.03亿元。而票房黑马《唐人街探案》则夺得了8.24亿元的票房佳绩。这让人对1月电影市场平添了几分期待。新年伊始,作为热门档期集结地的1月电影市场似乎形势大好。
今年,选在元旦档期上映的新片多达13部,多以喜剧或具有喜剧元素的电影为主,且大多属于中小体量。
标榜动作、喜剧的电影《铁道飞虎》成龙主演,并具有很强的“成龙烙印”,虽然在影片节奏和音乐等方面颇受争议,且豆瓣评分不理想,但是票房成绩却不俗。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16年12月23日影片上映首日便拿下了5275.4万元票房,上映3日连续拿下票房冠军,截至12月28日,票房总成绩突破3亿元大关。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邀请王家卫担任监制,还有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等明星助阵,上映后却在一片口水中承受滑铁卢。据猫眼专业版统计,影片虽然首映票房拿下7943.1万元,并在次日斩获11667.9万元票房,接下来却走起了下坡路,从上映第4天开始票房便没有突破过2000万元。
选择在2016年倒数第2天上映的《情圣》虽然颇有微电影的感觉,但票房成绩惊人,上映4天便突破2亿元大关,被称为“元旦黑马”。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观众的欣赏偏好有所改变,小情调、小情怀的风格不再适用于所有人。尤其当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喜剧元素会为电影本身加很多分,同时也会逐渐拥有更大的市场。
春节档玩起“你猜猜猜”
扎堆大年初一上映的有10部电影,创下了历年春节档影片上映数量之最。度过了全年充斥着票房造假、保底失利等负面声音的2016年,2017年的电影市场真的会复苏吗?
年初,徐克执导、周星驰监制的《西游伏妖篇》,王宝强自导自演的《大闹天竺》,唐季礼执导、成龙主演的《功夫瑜伽》和韩寒执导的《乘风破浪》成为最受关注的4部电影。《西游伏妖篇》是“武侠之王”徐克和“喜剧之王”周星驰的首次合体,周星驰和徐克这两个大IP闪闪发光。号称兼具“喜剧”和“功夫”两大元素的《大闹天竺》则是王宝强经历“离婚门”后的首个作品。2016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也携新作《功夫瑜伽》加入了春节档的混战。“高产”的成龙也不愿放过春节档这块“肥肉”。究竟谁能分得最大蛋糕,热闹程度不啻于玩“你猜猜猜”的游戏。
专家认为,如果《西游伏妖篇》能兼具徐克的技术水准和周星驰的幽默感,那么就很有希望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毕竟强强联手制造优质电影是每一个电影人和观众都期待的。王宝强经历了私生活新闻炒作达到了极高的媒体关注度,会成为舆论焦点和票房的有力竞争者。《功夫瑜伽》剧情看似套路满满并不讨巧,但观众或许对消逝的香港电影有所怀念。有了情怀加持,必然会吸引粉丝的关注。
电影市场前途依旧光明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37%。所幸观影人次达到13.8亿人,同比增幅达到9.6%,首次超越北美。此外,2016年中国银幕数达到4.1万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同时,筹备13年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表决通过,弥补了中国电影制度缺失的遗憾。
专家认为,不论是电影人的坚持与努力,还是政策的支持与鼓励,都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光明之路,这不仅是电影人,也是电影产业和中国观众的一大幸事。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