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掌阅推出阅读器以来,2016年当当、京东等国内图书电商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新款阅读器,形成国产阅读器市场的又一波热潮。但这次热潮来势怪异,与国际市场逆势而行。因2013年Kindle进入中国之后,就迅速占据了国内主流市场,明明市场份额所剩无几,国产阅读器厂商却还“盛装赴宴”,让人直呼看不懂之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为何?
原业伟
Kindle从设备商到文化桥梁
2016年是Kindle在中国成绩斐然的一年,推出了尊贵版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Oasis,发布了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包月服务,发起了一系列创新的市场活动,获得了超乎预期的市场反响。
据亚马逊公开数据显示,相比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其下属的Kindle电子书选品增长了14倍,月活跃用户增长了41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外Kindle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就在这个时刻,Kindle中国也迎来了一位全新的总经理艾博儒。作为一名资深“中国通”,他坚信Kindle除了将全球最佳的阅读体验带给中国用户外,还应该帮助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成为中西方文化的桥梁。
艾博儒表示,亚马逊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美国亚马逊上的中国书店可以为海外读者提供中文读物,帮助全球的中文爱好者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亚马逊团队也组织翻译出版中国文学作品,为海外读者提供英文的中国文化读物。他分析说,亚马逊的优势在于:首先,阅读是亚马逊的基因,亚马逊深刻了解读者、作家和出版社。截止到目前,Kindle已经与660多家中国的出版机构合作,亚马逊中国已上线超过800万的纸书和Kindle电子书。其次,亚马逊的国际平台,能最大化地将中国的文化作品介绍给全球的读者,美国亚马逊专门设有中文书店,其中有纸质书58万多种,电子书4万多种,为海外的中文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第三,因为业务遍布全球,亚马逊对文化差异有深刻了解,并有专门的团队选择合适国际读者的作品介绍给全球的读者。
2011年以来,美国亚马逊出版已经先后将包括陈忠实、贾平凹、冯唐、路内、虹影在内的多位知名作家的18部中国文学作品纳入出版计划,其中已在美国翻译出版并发行了13本书籍,13本中国文学都实施了纸电同步发行。
国内阅读器市场掀“第三波浪潮”
2016年1月初,当当推出当当国文阅读器,7月又推出新版,全面展示当当书城40万册正版电子书的强内容储备。2016年4月,京东发布JDRead阅读器,近日,掌阅推出第二代阅读器iReader Plus,京东也宣布和掌阅纸电联合。从此举看,掌阅阅读器销量很好,赢得了京东的尊重。
从2015年掌阅推出阅读器以来,2016年当当、京东等国内图书电商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新款阅读器,形成国产阅读器市场的又一波热潮。但这次热潮来势怪异,与国外市场逆势而行。
这已经是国内阅读器市场的第三波热潮。2008年至2010年,在版权完全处于无序状态的电子书市场,众多阅读器争霸天下,汉王独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这是第一波;2013年Kindle进入中国之前,几家争相推出自己的阅读器,随后Kindle迅速占据了主流市场,这是第二波;当大家都以为第二波已是争抢最后的“残羹剩饭”时,前两年国产阅读器又争相推出新款,是为第三波。尤以第三波最让人看不懂:Kindle已占领了国内阅读器市场的高地,沉寂了两年的国内阅读器却又突然发力了。
其实从产业大势看,发达国家的阅读器市场已经趋向饱和,中国这个庞大市场才是淘金之地。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二三线城市传统图书渠道难以深入,电子书的渠道下沉将是近两年趋势。2013年至2014年,国家“净网行动”也蓬勃发展,铲除了大量盗版电子书和违禁内容,正版电子书市场崛起,同时主攻移动端的掌阅等网络文学平台崛起,具有排他性的品牌阅读器兴起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情况看,国产和进口电子阅读器在满足用户消费习惯和定位上有不同特色。京东阅读器最大支持32G扩展内存,汉王E930也可支持32G扩展内存,当当阅读器内存8G,掌阅新款内存8G,而Kindle却一直坚持只有4G。
很多国产阅读器之所以存储容量比较大,是为了能存入更多的PDF。PDF形式的电子书呈现方式与纸书类似,转码方便,但缺点是占内存空间比较大。亚马逊Kindle则通过研发mobi格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推广电子书转码却是头疼的难事。例如一些专业建筑类图书,表格图文较多,转码成本高,失败率也高达三四成。亚马逊鼓励出版机构自己转码,而且帮助其掌握转码技术。从2012年到现在,能自主使用转码技术的国内出版机构从20%增长到了80%。
国内阅读器普遍大Kindle一号,大屏阅读习惯,是纸书开本的延续。欧美的小说类图书基本都是小32开本。这体现了中外阅读习惯的差异。
烽烟再起 下一步棋怎么下
Kindle入华,带动正版电子书市场兴起,网络文学进军移动端,市场格局大变。当当、京东等拥有电商平台的优势,掌阅有网络文学优势。在内容资源的获取方面,曾经“牛气”的汉王书城优势不再。
从目前看,国内外阅读器厂商基本都是硬设备、软着陆同时进行,即在设备硬件技术上与时俱进,又不断打造完善自己的图书生态。
在生态系统上,掌阅、当当、京东都有自己的策略,三家的阅读App各具特色。
亚马逊通过低、中、高三种不同档次的阅读器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硬件小生态又和电商平台互动,不计较一个产品的短期盈利。一部书在Kindle fire、手机平台、kindle平台可以互通,这样就减少了内存需求。
亚马逊、京东、当当、掌阅等,纷纷公布了自己拥有的正版电子书数量。从品种上说,亚马逊是外企,书库里没有原创网络文学。但在Kindle上有E-Only电子书,也都有出版机构的“背书”,如中信出版社、知乎等。
比起阅读器,当当甚至更愿意推荐当当读书App;掌阅发力阅读器市场,也是为了抢占高端阅读人群市场。他们的电子书书库中,原创文学占有较大部分。但这些网络文学质量和长度都参差不齐,所以存书数量不一定能绝对转化为其优势。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