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单”
2016-12-27 10:40: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平均每月为市民推送1万场活动信息,每月访问量达1500万人次,活跃用户量近100万……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互联网+公共文化平台——“文化上海云”。

平均每月为市民推送1万场活动信息,每月访问量达1500万人次,活跃用户量近100万……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互联网+公共文化平台——“文化上海云”运营9个月以来,正不断改善上海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质量。

2013年,上海创图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图科技)与上海嘉定区牵手合作,打造了全国首个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的标杆项目——“文化嘉定云”,有效提升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今年3月26日,汇聚上海市16个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中华艺术宫、上海市群艺馆等共计529个公共文化场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文化上海云”正式上线运营。“文化上海云”包含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空间展示、社团风采、竞赛互动、艺术鉴赏、艺术培训、文化志愿者、智能搜索等多项功能,不仅有效缓解了原本公共文化服务中“活动知晓率低、活动参与率低、场馆设施利用率低”的“三低”通病,平台产生的大数据也使得公共文化投入有的放矢。目前,这些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机构,推动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

在“文化上海云”平台的大数据中,各区各类活动的订票对比图、用户兴趣标签分布、用户性别分布等均被明确标示出来,更有每天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实时数据显示。创图科技总裁李欣表示,通过这些数据,各区有关部门能清楚地掌握市民的文化需求以及各类活动、场馆受百姓欢迎的程度,从而有效地调整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大数据为我们更加精准地了解百姓喜好、及时调整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今,我们提供的活动中,80%的上座率达到了90%以上,活动场馆的使用率也较原先提升了许多。”嘉定区文广局工作人员晏燕表示。依靠“文化上海云”平台,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实现了由原先政府“端菜”变成了如今百姓“点单”的模式。据悉,为了让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更精准符合市民的文化需求,上海市群艺馆今年通过“文化上海云”平台发起了市民参与公共文化节目采购的投票,有230万人次参与投票,采购了3000场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文化云”平台产生的大数据不仅推动了文化机构按需提供服务、提升其科学决策的能力,还被纳入了对各区文化部门开展综合评估的指标。“各中心活动发布量、活动质量、可预约场地情况、市民满意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客观真实,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估提供了依据。”晏燕表示。

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上海云”,成为文艺团队、文艺爱好者、各类文化活动等展示风采的平台。2016上海“春华秋实”社区文艺指导员教学成果展演,首次依托云平台举办教学成果展示。10天内,活动视频点播人次达到505万,市民线上投票达130万。浦东新区高行镇合唱团团长殷永梅兴奋地说:“‘文化上海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精彩。如此高的关注度,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该合唱团指挥彭先哲表示:“经过这次成果展示,队员们的积极性普遍高涨。‘文化上海云’是一个促进团队与团队间、区域与区域间交流互动的绝佳平台。”

上海市文广局相关人士表示,“文化上海云”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文化云”平台整合了海量文化资源和用户,通过大数据分析,让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看得见、可分析,同时又让社会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渠道、有机制,是互联网时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利器。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百姓 政府 端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