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疆一线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军旅女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臧思佳侧记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作家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一身橄榄色警服的臧思佳心潮澎湃,她是全国公安代表团九名作家代表中唯一一位公安现役军人代表。这枚致力于播撒公安边防文化种子的警花,时刻准备着为公安边防文化的繁荣发展努力生长。
从小就有的“军装梦”竟然实现了
臧思佳从小就是文艺骨干,校园里各类演讲比赛和主持比赛都有她的身影。起初是当教师的母亲为她备稿,可时间一长,她便发现大人的语言就不符合儿童的风格,就开始尝试修改主持词中拗口的部分。准备演讲材料、创作朗诵诗歌、编导舞台剧……不知不觉中,小思佳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2006年初夏的毕业季,周围同学都把目光盯在高薪的IT公司或者体面的白领工作上,而这个浑身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女生,犀利地捕捉到了警服上的那抹橄榄绿。像被催眠静止的流水瞬间从高处悬崖释放一般,儿时被压抑的“军装梦”瞬间被激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考试、面试、考察层层选拔,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臧思佳正式成为了辽宁省公安边防总队的一名警官。
把警营里的日子活成诗
用诗歌抒发情感,让枯燥无味的日常变得诗情画意。那支扎根在边防土地上的笔,自打臧思佳入警以来,从未停止过抒写。
2011年11月,臧思佳首部军旅诗集《橄榄树的红果实》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首发。2012年,第二部诗集《住在云朵里想你》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4年10月,第三部诗集《爬上云朵采阳光》由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隆重推出。
如同诗集的序言说的那样,臧思佳的诗“充满着童真,充满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满着一种边防军人的思考和责任……”她把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对党的热爱与深情融进了每一个小节,每一篇诗作当中。由她创作的公安边防题材诗歌也连续三年被收入年度全国公安文学作品精选集,这在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学创作者中尚属第一人。
深入挖掘边防一线的真善美
臧思佳用文学语言记录边防一线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以独特的视野发现、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她的采访足迹遍布辽宁最艰苦、最偏远的长海县各岛上的边防派出所,前往百年不遇的抗洪前线和余震连连的抗震前线。因为她始终相信,只有深入一线才会有最鲜活、最真实的创作素材。
采访藏族老阿妈
2015年西藏“4•25”地震期间,公安边防部队作为驻扎在灾区一线的队伍,一直战斗在西藏抗震工作的最前沿。臧思佳看过相关报道后深受感动,于6月3日在余震不断、道路塌方的情况下孤身一人挺进灾区,用45天的时间走遍了西藏受灾最严重的吉隆、樟木、定日方向大部分受灾村落,采访了许多坚守在灾区帮助老百姓抗震的公安边防部队官兵。期间,她多次穿越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两次挺进无人区、六次经历余震,三次爬越塌方山体,30余天的时间只能居住在老鼠、蚂蟥、蚊子肆虐的帐篷里,终于写就了2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极殇》。“越艰苦、越幸福”,这是臧思佳当时由衷的体会,“因为只有你跟战友们共吃苦,才能体会到战友们的苦,战友们才会把喜马拉雅大营救中最真实、最感动、最震撼的故事讲给你听。”
在西藏吉隆地震灾区的集中安置区采访
无论她在抗洪一线连夜写下报告文学《你是百姓的诺亚方舟》,抑或是利用四年时间跟踪采访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典型,臧思佳都保持了她内心最纯净的本真和最朴实的热情,所以每当作品推出,必受公安边防官兵热捧。
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
作为一名青年军旅作家、也是公安作家,臧思佳听完习总书记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温暖,多重身份的神圣使命在肩,她顿感责任重大。对于军旅作家来说,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就来源于官兵、一切文学创作都是为了官兵,要服务官兵就要积极反应官兵的生活。
臧思佳作为全国公安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体代表会议
公安边防部队大多驻守在经济上的贫苦地区、民族矛盾的焦点地区,交通落后的偏远地区,文化生活的闭塞地区,非常需要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作家深入边疆一线,反映边防官兵的火热战斗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臧思佳认为,要创作出反映一线官兵真实工作生活的作品,针对公安边防部队与辖区群众接触较多等特点,我们不仅要关注边防官兵自身的热点,也要关注辖区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警民、军地之间的文化融合,既密切军政警民关系,又为巩固边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工作中,她决心竭尽全力通过文化鼓舞官兵,鼓舞他们的斗志,使文化固边、文化强边效果不断提升。她有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发动、带动一批身边的文学爱好者共同打造好边疆文化阵地。
作家简介:
臧思佳,女,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公安系统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公安部签约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理,“85后”警花诗人。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种刊物,被《意林》《知音》等杂志转载为卷首语,诗作翻译成英日韩等语言在国内外杂志刊发。先后荣获《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等举办的“鹳雀楼”诗歌大赛优秀奖、第二十二届“鲁藜诗歌奖”、公安部两届“边防文学奖”等全国诗歌大奖和人物奖项。出版诗集三部。(光明网记者 高灵杰)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