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源头,母亲河——黄河在沿黄公路陕西省境内的省级公路,他北起榆林府谷县墙头乡,东到渭南潼关,南至华山脚下,经过陕西黄河西岸韩城、渭南、延安、榆林4市13县72个乡镇;全长约828.5公里。陕西境内沿着黄河走向南北布线的省级公路——沿黄公路陕西段将于今年8月建成通车;在这800多公里的旅途中,将串联起西岳华山、香炉寺、白云山、延安革命圣地、丰图义仓、洽川湿地、司马迁祠、黄河龙门、壶口瀑布、马头关黄河大峡谷等50余处名胜古迹,形成了黄河生态文化旅游长廊。沿途景色美不胜收,沿黄公路将成为中国的“1号公路”。为推动沿黄旅游区域发展,打造黄河旅游带,构筑陕西“169”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丰富陕西省旅游线路和产品;2017年2月3日,“走进黄河旅游带”大型采风踩线活动正式启动。
朝邑丰图义仓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岁月流转,黄河似乎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而沿黄公路——沿黄河西岸陕西段南北走向的省级公路的修建,让古老的黄河再次焕发生机、重放光芒,也给陕西旅游带来了新看点。
沿黄河岸一路前行,位于吴堡县的吴堡石城筑于北汉年间的石城,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游走黄河旅游带,心头第一次冒出“险”字,还是在佳县县城,也就是葭州古城。古城已有近千年历史,雄踞葭芦山巅,三面悬崖。钻过任意一条小巷,都能遇见屹立在峭壁上的宋代城墙,遗迹、传说,让这里充满着豪雄之气。”吴堡石城是全中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被称为“华夏第一石城”,享有“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称号。位于吴堡县岔上镇丁家畔村,与山西省临县碛口古镇隔河相望,是黄河与湫水河汇集之处。由于河水连年冲刷,河道被冲击为碛(砂石积成的浅滩),上下落差达10米左右。壮观的气势直追壶口瀑布,故人送外号“天下黄河第二碛”,“黄河二碛”之名由此流传开了。
韩城太史公园
在黄河流域陕西境内,旅游文化存量大、种类多,从北向南分布的香炉寺、白云山、乾坤湾、壶口瀑布等景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长廊。佳县香炉寺位于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因形似高足香炉而得名。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瞰,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每当夕阳西下时,太阳的余晖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这就是有名的“香炉晚照”。
距香炉寺不远处是佳县白云山,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顺着山脚下,扶着铁链攀登618级台阶,过四大天门,白云山的陡峭便能窥得一二,当然沿途的匾额、碑碣、壁画、石狮、古钟、旗杆、龙盘,甚至庙宇建筑之美。雄踞滔滔黄河西岸,山上松柏苍郁,重岩叠嶂,夏秋之季常有白云飘绕其间。白云山将传统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等融为一体,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现存大小建筑99余处,庙宇殿堂54处,总面积达12.1万平方米。观内有壁画1300余幅、碑碣172块、匾95余块,此外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石刻等珍贵文物,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壶口瀑布
黄河水九曲十八弯——乾坤湾景区位于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镇小程村,乾坤湾是黄河流经延川秦晋峡谷68公里时形成的320度的大转弯,有着“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中国最佳漂流胜地”等美誉。位于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景区的千年古窑距今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两孔尖顶拱形的窑口由六七块有图案的石块砌成,雕刻着莲花、牡丹花、匈奴武士、波浪水花、祥云头、凤凰等,反映出当时匈奴民族的文化。
“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区位于潼关县城北5公里处,依托潼关周边山峦沟壑遍布的古城墙、古堡、古道、古烽火台、古树、古寨、古战场等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风光,把岳渎公园、黄河湿地公园、潼关古城景区以及十二连城有机地串联起来。观潼关古道、赏潼关八景、游古城古寨。
黄河二碛
位于榆林市佳县城南40公里黄河近岸的赤牛坬村,四面龟山怀抱,枣林层叠,村里的明清古宅,错落有致,绿树掩映,步步入景。磨盘、麦垛农家景象。展馆展示着传统的陕北民俗文化,灯博馆、鞋博馆、酒瓶馆、三十六行馆展出的泥雕、草雕游人留恋往返。 绣鞋堆成的墙,形状各异的煤油灯,独具特色的面花……在赤牛坬的民俗博物馆里,30000多件展品展现了陕北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再现了历史。曾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佳县香炉寺与黄河桥相望
由当地村民扮演的《高高山上一头牛》原生态实景演出正在上演,生动展现了陕北劳动人民田间劳作、恋爱婚嫁等生活习俗的风俗文化节目。——感受陕北民风民俗。赤牛坬村的大秧歌、扭彩碗、转九曲、抬花轿、搬水船、踢场子等几近失传的文艺曲目及独具陕北特色的民俗活动演出,反映出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的民俗风情。
毛主席东渡纪念碑
位于米脂县杨家沟扶风寨的杨家沟革命旧址是陕甘宁边区政府转战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于1947年居住过的地方。19世纪中叶,这里是陕北最大的地主集团马氏的庄园。在解放战争转战陕北时期,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于1947年11月22日来到这里。在这里,毛泽东和周恩来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亲自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同时,毛泽东和周恩来战斗生活了整整四个月时间,于1948年3月21日离开杨家沟,经吴堡川口,东渡黄河,很快赢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杨家沟革命旧址
革命旧址的核心建筑有11孔窑洞沿平面凹凸交错,石结构拱券门楼垛口林立,飞檐雕梁,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在世界窑洞建筑史上首屈一指。中间凸出部分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左边为日式建筑风格、右边保留陕北窑洞的建筑风格,它的建筑设计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文化巧妙融汇,珠联璧合,堪称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旧址里还有重新修缮过的防空洞,走在隐秘的防空洞中,更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坚定的信念与勇气。
走进黄河旅游带
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的渡口就是中国革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东渡的发生地,1948年3月23日,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毛泽东等人顺利渡过黄河,到达对岸的山西,这次东渡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新起点。
此次大型采风踩线活动是陕西省旅游局2017年的开篇之作,2017年2月13日,“走进黄河旅游带”采风踩线团代表一行45人从西安出发,历时6天行程3000多公里,走进延安、榆林、韩城和渭南;路线为西安——榆林——佳县——米脂——吴堡——清涧——延安(延川)——延安(宜川)——韩城——渭南(合阳、潼关)。走进黄河旅游带,重点挖掘沿黄旅游线路中的陕西元素,推进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唱响黄河旅游品牌,通过媒体将陕西沿黄旅游带的风土人情传播到世界各地。(金鲨)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