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反映农业劳作的陕北泥塑。
陕北刺绣不仅具有美好的寓意,还很具有美术研究价值。
用沙柳编织的陕北柳编是当地非常使用的生活生产工具。
西部网讯(记者 温泉)陕北特色的剪纸、泥塑、柳编、羊毛地毯、木雕、刺绣及金属工艺制品……春节前这些民间艺术将组团亮相西安。1月17日-20日,“陕北工匠—榆林市工艺美术产业化成果展暨产品促销活动”将在西安曲江亮宝楼举行,您可以带家人去看看,接受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
据介绍,活动期间,将开展榆林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作品的展示与评奖、专题论坛、民间艺人表演等活动。参展作品内容丰富、品类繁多,主要有石雕、柳编、羊毛地毯、剪纸、泥塑、木雕、刺绣及金属工艺等,全面展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绝技。参展作品由工艺美术行业权威人士进行评奖,并对获奖作品集结出版。届时,榆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传承人将在现场制作,展示技艺;邀请省内诸多相关专家学者、工艺美术企业家、旅游界有关人士开设专家论坛,助力榆林工艺美术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建言献策。另外,为了烘托现场气氛,特设陕北说书(陕北非遗传承人)、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绥米唢呐等表演节目。
在政府的积极扶持、引导,民间艺人不断钻研下,民间工艺美术产业不仅给榆林市工艺美术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榆林经济的发展、解决劳动就业以及对“稳增长”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此外,由榆林市工信局设立的“榆林市工艺美术产业示范工作室”和两个“示范基地”目前已经起到了良好的标杆和孵化作用。榆林市政府以促进民间工艺美术发展为契机,积极引导当地百姓“一人一技一艺”,把榆林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品牌项目,加以扶持和宣传,不仅对榆林旅游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还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精准脱贫。
此次展会,充分发掘了榆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弘扬了陕北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的精神内涵。不仅是一场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学习、各方精湛技艺的对决与交锋,更是榆林工艺美术由“作坊式”向产业化、品牌化迈进的集中展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壮大工艺美术市场主体,培育更多新人和新的创意,不断加快榆林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品牌化步伐,形成独具陕北文化特色、富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新的产业增长点。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陕西省工信厅、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榆林市工信局、绥德县人民政府承办,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文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陕西亮宝楼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风情陕北工艺美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协办。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