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改革 开创西安农业现代化新局面
2017-02-14 15:22:58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 闫珅)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他在来陕视察时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两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做驱动,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步伐,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更鼓、生活更好、农村更美。2016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91元,增长8.0%。

土地确权流转

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要说这两年的变化,还得从家里的地有了红本本开始。”这两年,在我市农村地区,几乎每户都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了证书,让劳动力从土地上走出来,也让更多会种地的人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因此,确权之后部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手中还握着《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按他们的话说:“现在是手里拿着证,天南海北放心走。”

两年间,我市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据统计,全市共9个涉农区县122个镇街、13018个村民小组纳入土地确权登记范围,涉及农户78.29万户。截至目前,已确权家庭承包耕地面积341.31万亩,占应确权家庭承包耕地面积352.62万亩的96.8%(其中11.3万亩暂缓确权)。

农业园区

奏响现代农业发展序曲

“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改建农业大棚设施,现在合作社共有43座大棚,草莓种植已实现规模化经营。”春节刚过,记者见到西安润物种养殖合作社园区负责人王博时,他正在日光温室大棚里细心察看7个试验品种的长势。“这种草莓周身是白色,有‘白雪公主’的美名,今年实验种植期已卖到每斤120元的价格,需求量很大。”过年期间是草莓销售的旺季,王博一直忙活在地里,查看长势、产量,联系各路经销商。

“现在人消费时令水果,买好的、尝鲜的,只要东西好不愁没销路。常听人谈农业供给侧改革,我看就是多种些消费者喜欢的东西,在农业规模经营上做文章,在名优产品上做文章,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也强。”王博这样介绍他们积极引进知名科研院所研究的新品种开展草莓试种植的初衷。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全市新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5个;2016年,进一步实施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程,全年培育省级园区3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个,园区总数发展到387个,面积达到46.6万亩。

这些农业现代园区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激发出了全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根据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下一步,我市还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用足用好电子商务致富平台,做优做强周至猕猴桃、户县葡萄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产业扶贫 让农民腰包再鼓一鼓

“政府联系企业免费给了两头猪仔让咱养,按照现在市场价格,年底出栏后能增加收入近3000元哩!”周至县集贤镇立新村贫困村民吴顺宝说到企业帮扶他搞养殖时,显得格外高兴。对于生猪的销路,许多村民说,他们一点也不发愁,因为爱心企业在送猪仔时,已经和他们签订了收购协议,到生猪出栏时,将以高于市场价全部买走。这家爱心企业便是周至的福地牧业,他们通过“公司+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在秦岭山区贫困村确定了213户贫困户,从生猪养殖配套果蔬种植、技术培训输送务工、物资补助等方面入手,帮助贫困户脱贫,做到“一户一方案、一表一本账”,让贫困户的腰包鼓了起来,实现扶贫方式由“救济型”到“发展型”的转变。

西安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之策,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为基础,将产业扶贫融入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发展路径,投资3.5亿元,实施了一批“干得了、稳得住”的产业,同时在产、供、销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下功夫、做文章,为贫困户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市农林委(市扶贫办)主任冯慧武告诉记者,围绕精准扶贫,下一步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深入推进“五提一保”工程,重点抓好产业扶贫,促进中蜂、核桃、猕猴桃、奶山羊等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健全行业扶贫、驻村帮扶考核问责机制,确保全市390个省级贫困村和国家级片区县周至县达标脱贫如期退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科技引进 为农业发展插上翅膀

春风吹拂着新绿,记者走进长安区黄良街办西古城村的西安秦北世纪花园中心,仿佛进入一片花海,园内各色花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处处花影婆娑,置身于内倍感温暖。9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工作人员正在为花卉浇水施肥。据了解,按照发展标准化花卉产业,建设农业种植景观和栽培新技术示范的现代农业园的思路,该园区年均向市场提供花卉苗木十万株,生态水果蔬菜五万斤。

“园区蔬菜以无土栽培为主,采取基质栽培、液体栽培等现代农业栽培模式,用这种方式生长出的蔬菜更生态,可食用率更高。”园区负责人介绍说,这种市场按斤卖的奶油白菜,这里论棵销售。十元一棵的价格在市场上十分走俏。“这是先进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

两年间,我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16年,我市组织申报的省市科研推广项目达32个,发布农业主推品种和技术达60项。

未来几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如何将“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贯穿始终扎实推进?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市还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机制作为内生动力,把园区建设作为主要抓手,继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林业发展活力,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

[责任编辑 展俊]

相关热词搜索:西安 局面 农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