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活方式转变 西宁提升生活领域服务消费
2017-02-09 15:12:18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近日出台的《西宁市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方案》中,西宁市结合自身实际,计划重点发展适应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几大生活性服务领域,加快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和带动其他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发展。

智慧社区 打造“一刻钟生活圈”

今年起,西宁市将加快发展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家庭教育、家庭用品配送等家庭服务企业。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大力开展家政、婴幼儿看护、日用品配送、洗染维修等便民服务,建设社区平价蔬菜店、综合超市、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打造“一刻钟生活圈”。推进“智慧社区”建立集购物、缴费、就业、生活咨询等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中藏医馆遍布全市

有些病症,不一定都要看西医。为-此,西宁市将大力开发中医养身保健、藏医诊疗康复系列产品,创新中藏药健康服务技术手段,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规范化的中藏医馆,重点打造城南新区中西医结合康养中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完善家庭医生、家庭签约服务、家庭百姓药箱“三家”服务。

医养结合双向转诊

除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外,今-年西宁市还将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双向转诊,建立健全协作机制。统筹规划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加快建设青海省养老示范基地、城西医疗养老康复中心、青海颐景园健康养老城等项目。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一批乡镇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之家”等养老.服务设施。

4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

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后,西宁市在旅游方面的动作也会加大。今年起,西宁市将积极融入国际旅游名城。重点发展休闲度假、高原养生、滑雪滑草、文化体验、影视摄影及老年旅游等项目,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特色旅游线路、自驾车旅游等,拓展冬春旅游,发展西宁全域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推动4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在线预订和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提供便捷高效出行服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档次。

建设沈那遗址公园

西宁文化底蕴丰厚,在文化领域,将大力提升文化服务内涵和品质,构建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等为重点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发展平台,启动实施沈那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新建和改扩建区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

西宁市将加快市级体育公园、笼式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及县域体育健身中心、综合体育场、高原国际风筝放飞场等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实现社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同时,重点培育体育创意、体育旅游、体育医疗、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中介培训、体育媒介等业态,构建覆盖全市“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平台。

六大商圈集体发力

商贸方面,西宁市将优化城市商贸格局,重点推进大十字—西门商业主中心,海湖新区商业新中心,商业巷、建国路、小桥大街、城南四个商业副中心建设。大力培育零售业新兴业态,重点发展会员店、精品超市、便利店、社区型购物中心等,升级改造大百、纺织品等传统商贸零售企业,依托力盟、万达、新千等城市商业综合体,积极引进奥特莱斯、麦德龙等国内外品牌和知名商贸零售企业入驻,提升商贸服务品质与层次。完善和提升住宿餐饮服务,建立健全住宿餐饮服务标准体系,坚持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新型服务模式。

引进品牌教育机构

如果西宁有了新东方,学外语的兴趣是不是会更浓厚?今年起,西宁市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引进新东方、安博教育等品牌连锁教育机构,为各个阶段学习者提供高效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快推进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集约化办学。

[责任编辑 展俊]

相关热词搜索:西宁 生活方式 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