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萌)在韩城创造的所有奇迹里,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应该是大书特书的一笔。
倒推若干年的韩城旅游,无论实力,无论声名,都是“三流”之外的角色;也无论党家村,也无论司马迁祠,大而论之,至多也就是陕西旅游的一个点缀而已。而这短短的几年工夫,仿佛有如神助,韩城旅游突然之间就声名鹊起,在陕西旅游界搅起了一阵阵的“黄河风”、“韩城风”。一个充满了生气和野心的旅游“新贵”正大踏步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人们在关注和研究韩城旅游的异军突起时,惊讶地发现,是大胆的创新理念和不断挖掘提升的实力,使韩城的旅游业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人们都说,关中文物最韩城。意思是韩城遗存的文物非常多,是全省除了西安之外最大的“文物地”。但是,那么多的文物,在很长的时期里,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司马迁的祠墓、具有1300年历史的韩城古城和被誉为民居化石的党家村,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能发挥出它们的招引力。产业转型中,韩城的决策层,看到了韩城旅游潜藏着的巨大潜力,决意把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他们相信,以韩城的旅游资源,辅以科学的规划和大胆的创新,旅游业一定能做起来,而且能很快地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他们分两步实施韩城的旅游振兴计划。第一步,搞好硬件建设,增强旅游实力;第二步,抓营销,抓宣传,扩大韩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硬件建设上,他们立足司马迁祠、韩城古城、古城三庙、党家村、梁带村遗址、普照寺、大禹庙、黄河龙门等重点旅游景区的改造提升,对境内所有景区景点,进行品质提升,力争能打造出3个5A、7个4A以上的景区。为此,他们不惜财力,修建了司马迁祭祀广场和《史记》石雕群。同时和浙江人文集团联手,利用澽水河沼泽地,打造了占地3000亩的国家文史公园,湖河相连,草树环绕,处处亭台,处处楼阁,让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司马景区的规模、档次得到了大大提升。对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他们引进陕文投和乌镇集团的技术与资金,从保护入手,采取修旧如旧的办法,使老街区、老街道、老房子、老建筑,焕发出新的魅力,然后通过业态布局,使改造提升后的民俗博物院、隍庙古巷成为新的景点。而在党家村的品质提升上,他们更是下了大功夫。一方面对古老的村寨院落严加保护,一方面通过文化的挖掘,与北京的技术公司,联合打造具有党家村独有特色的大型实景演出。除此而外,他们还开发了黄河峡谷、猴山、香山红叶、清水温泉等一系列具有自然风光的旅游景点。使韩城旅游的景区景点,不但品质得到了大大提升,而且景点的品种也大大丰富。过去,人们来韩城,看的只是城庙;而现在,除了人文景观,来韩城,能看的,能玩的,还有很多的自然风光地。旅游体验和过去大大不同了。
有了硬件还不行。好酒是不能搁在巷子里的!这两年来,韩城在旅游策划、旅游宣传和旅游炒作上,也做足了文章,做出了特色,做出了效果。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韩城,了解韩城,并来韩城旅游,韩城市专门策划了“2016韩城旅游年”活动,推出了十大旅游产品、12个旅游文化节、六大高端论坛和五大艺术盛宴,“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在升温”,不断推出的韩韩灯会、民间社火大赛、民祭司马迁、黄河沙滩风筝节、黄河沙滩露营节、黄河国际音乐节持续不断的活动,一下子引爆了韩城的旅游。在韩韩灯会期间,韩城人潮如织,一度引得吃饭和住宿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短短10天,韩城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收入2亿多元,刷新了韩城假日旅游的新纪录。
通过短短几年的打造,韩城旅游业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在韩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去年以来,来韩城旅游的游客,实现了井喷式增长。人们发现,这个过去只能看村逛庙的地方,已经变成了非常迷人的旅游胜地。来这里,不光可以看古城、看遗址、看文物和品文化,而且还能度假,还能玩黄河漂流,还能体验沙滩露营、古寨探秘、温泉洗浴、高山滑雪、深山醉氧、野外拓展等。许多游客感叹,韩城旅游,真的是不虚此行!
辉煌过后还是辉煌。
进入2017年,韩城的旅游“野心”更上层楼。这不,刚开年,他们就策划了“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这是继去年韩韩灯会之后,韩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性聚会。不同的是,这次的聚会,规模更大,参与的国家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灯光艺术节以城区为中心,向北延伸至龙门,向南伸展到司马迁祠。五大板块,光是布展的线路就长达50公里。他们说,要通过这次活动,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把韩城装扮成灯的海洋灯的世界,给游客奉献一场冲击力极强的视觉盛宴。
宣传与策划是一门艺术,更是力大无比的杠杆。它的撬动,掀起了韩城旅游空前的热潮。5年前,韩城旅游的年游客量不足百万;2015年,游客量增加到了400万;而2016年,刚到9月份,游客量就达到了500万。
今年呢,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市委书记李智远说:我们的目标是1000万!
[责任编辑 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