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宣传思想文化基石
2017-02-04 09:44:19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高方)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2016年,我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履职尽责,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凝聚共同理想,理论学习蔚然成风

2016年,我区各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理论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共识。

我区通过举办自治区社科理论骨干培训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座谈会,以“心轩”理论品牌积极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等方式,深入阐释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精神,特别是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精神,为帮助各族干部群众理清思路、深化理解作出积极响应。

为满足基层各族群众理论学习需要,我区翻译编印了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等一批宣传材料。编印发放维吾尔、汉、哈萨克三种语言《新疆画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应知应会群众读本》。

另外,还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培训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融情·微记录”骨干培训班、全疆文明办主任培训班、自治区农牧区文化能人培训班、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舆情信息培训班、审读业务培训班等18期,培训2042人。

运用百姓视角,基层宣讲反响强烈

2015年3月12日,主题为“融情聚力共圆梦想”的第二届自治区基层宣讲员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疆15个地州市的103名草根宣讲员参加。这些从群众中走来的宣讲员,施展十八般武艺,运用情景对话、快板、达斯坦等才艺形式,向现场观众们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鲜活故事。通过这些凡人小事解读了中央和自治区的惠民政策,讲述了自治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团结的生动事迹。这些基层宣讲员的讲述引得现场观众时时动容,掌声雷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疆各地贯彻自治区党委部署,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群众首创精神,目前已经形成了1.6万名政治坚定、敢讲会讲、群众贴心的草根宣讲员队伍和1万多人的干部宣讲队伍。另外,我区组织专家面向基层开展“订单式”宣讲、组织全国和自治区道德模范“道德模范走基层”等极具开创性示范性的基层宣讲活动,受到基层群众欢迎。这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民族团结进步年”“民族团结一家亲”等重大主题开展的大规模示范宣讲活动在全区上下引起强烈反响。通过层层选拔推荐,昌吉“花儿宣讲团”、富蕴“马丁·别克爱心宣讲团”负责人马丁·别克和自治区党委讲师团撰写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宣讲报告》获中宣部表彰。

实践证明,在天山南北轰轰烈烈开展的基层宣讲活动,符合我区经济发展规律,用百姓视角、百姓话语和百姓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人民需求的地气,有效地提高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了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集结媒体实力,传递新疆正能量

过去的一年,我区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围绕各类重大主题,组织协调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开展了高层次、长时间、高密度、全景式的宣传报道,及时将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声音传递到天山南北,把社会关注点引导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各项中心工作上来。

“四兄弟”河南高速公路救人、河南汝州金庚医院院长宋兆普长期主动帮助和田地区脑瘫残疾儿童、湖南郴州新疆小伙海比尔·艾合麦提勇救落水女子、莎车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援疆干部王华和周爱武等这些在去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令人记忆犹新的先进典型,极具说服力地展现了新疆良好形象,传递了新疆正能量。参与报道的中央和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发挥各自优势,深入采访,在舆论引导上形成强大正能量势场。

去年6月中下旬,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中央、自治区和地州11家新闻媒体15名记者赴河南、北京、浙江、广东等地,以大规模集中采访报道的形式对当地党委政府服务管理新疆籍务工人员的创新举措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开展了多形式、大容量、全方位、多语种、立体式宣传报道,呈现了一个富有包容精神的河南镇平,展现了一批精于服务管理的广东企业,讴歌了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京浙干部,塑造了一批在祖国各地顽强拼搏的新疆创客以及在他乡快乐成长的新疆“巴郎”形象,营造了在祖国怀抱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舆论氛围。截至2016年6月30日,各媒体共刊播相关报道400余篇,其中中央媒体刊播稿件20余篇,我区自治区级报纸类媒体(四种文版)刊发稿件160余篇,广电类媒体播发稿件100余条,地州媒体刊播40余篇,网络媒体刊发稿件40余篇,全网推送重点稿件30余篇,点击量超过200万次,转发量超过10万次。

针对近年网民数量激增,宣传报道阵地大面积转移至网络的现状,我区策划了交往交流交融系列“微”行动,掌握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开通“言江”(新疆说)微信公众平台,“网信新疆”微信公众号,其关注用户数量位居全国网信系统第二位。《最后一公里》携带180万粉丝们的期望,荣获2016年度全国“互联网+政务传播创新奖”。同时,积极创新“手机报下乡工程”,扩大传播覆盖面,实施了“天山网十大喇叭工程”和三大运营商传播平台全覆盖,手机报发行量达到600万人次。

我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让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更加坚定而执着,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至信而深厚。

讲好新疆故事,外宣影响力持续扩大

去年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该白皮书的发布,引起了各界群众的热烈反响。乌鲁木齐市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牙里坤·司马义说:“白皮书的发布,是我们向所有人介绍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的一个好机会。”乌市二道桥片区管委会主任伊拉木江·玉素甫说:“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的各项宗教政策在基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每年斋月,各级党委政府都会安排大量人力物力加强服务保障,确保各项宗教活动有序进行。”《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向全世界充分、客观地介绍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实情况,充分展示新疆的开放态度和发展自信。

去年6月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感知新疆2016·我是新疆人”采访组来到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有着一双巧手的车间技术员莫尼热·木合塔尔立刻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在这里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少数民族青年员工通过学习钻研技术,向自己儿时的梦想一步步靠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感知新疆”品牌采访活动自2010年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新疆人家”“新疆民生”“多彩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去年,采访组赴阿克苏、乌鲁木齐、昌吉等地,走访宗教界人士及农业种植户、电商经营者、农民画家、民族乐器制作及技术传承者等普通民众,聚焦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等话题。报道以脸书、推特等境外社交媒体为首发平台,以微视频和图文报道为主打产品,实时推送分享采访活动进程和见闻。国际台土耳其语、英语、阿拉伯语、普什图语、波斯语等涉疆报道重点语种在境内外社交平台专页同步推送。国际在线及中华网的英文、土耳其文、阿拉伯文、普什图文、波斯文网均开设“CRI感知新疆2016”网络专题。

这是近年来我区联合涉疆重点国家主流媒体、中央主要外宣媒体开展集中报道的一个成功范例。

2016年先后开展的“丝路中俄全媒体采访团中国行”“中外媒体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感知新疆2016·我是新疆人”“丝路名人中国行”“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大型外宣活动,借助中外媒体平台讲好新疆故事、传播新疆声音,有力回击境外媒体对新疆的偏见和质疑。

过去的一年,我区着力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成功举办“亚欧新闻部长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克拉玛依论坛”、“涉疆外交官外宣工作研修班”“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媒体负责人研修班”和“2016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伊朗行·新疆篇”综合文化交流活动,使我区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拓宽,效果大大提升。策划并首推“探秘新疆”多语种外宣活动,以视频、手绘、航拍、文字稿件相结合的产品矩阵模式,向全国各知名网站、各省市区重点新闻网站、外宣平台进行推送,点击量达到2亿多人次,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疆籍华侨华人纷纷参与各涉外交流团,主动发声,客观传播新疆声音,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外交部为此发函给予高度称赞。积极探索创建新疆多语种外宣图片库和音视频资料库,为我境外使领馆、驻外机构、涉疆外宣工作提供所需的精品外宣图片2000余张、多语种音视频资料近300部,受到中宣部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引领崇德向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016年7月30日,自治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观摩会在奇台县举行。来自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市的100多支爱心公益团队齐聚奇台县,共同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奇台县将每月26日确定为“全民公益日”,围绕服务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依法治县等,坚持一月一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公益活动,形成了人人行动、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奇台经验”引来中央媒体采访团的深入采访,以专题访谈、消息、短评、图片等多种形式,对奇台县“践行核心价值,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经验进行了大规模宣传报道。

——2012年6月28日“克拉玛依诚信网”上线试运行。用户只要输入要查询的本市企业的名称或律师、医生、注册建筑师等重点人群的名称和证书编号,就能够获得所查询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企业或重点人群的信用等级、失信行为和奖惩信息。经过四年努力,克拉玛依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逐渐趋于规范化、长效化,在平台搭建、制度建设、数据征集及诚信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诚信体系建设”走在全疆前列。为此,去年6月,中宣部、光明网在克拉玛依市举办了百场“讲诚信有术、价值观落地”专题讲座活动,中央和自治区媒体对此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区阿尼帕·阿力马洪家庭、肉孜麦麦提·巴克家庭、王芳家庭等10个文明家庭受到表彰。获奖家庭代表多尔吉·哈扎汗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他说:“参加表彰大会非常激动,我还认识了很多善良的人,也向他们学习了很多。”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立即传遍天山南北,昌吉州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迪木拉提·买买提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对文明家庭的表彰,不仅是对这些家庭本身的肯定,更能激起其他家庭的学习意识,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次表彰非常有现实意义。”

这些都是我区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民族团结好少年”评选表彰、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和文明旅游工作,全面启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和文明家庭推选活动的可喜成果。

去年,围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我区推出《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讲团结》等6集影视类公益广告,并以自治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为原型,积极创作“真情”系列平面类公益广告,产生强烈反响。成功举办了自治区第二届基层干部双语口语大赛,制作播出4集民族团结专题纪录片《在一起》,倾力打造3台民族团结主题晚会,精心组织第二届新疆农民小品大赛、“大美新疆·大爱故事”讲故事大赛、大中专学生“去极端化”主题演讲比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学生双语大赛、“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广告大赛、“国防教育巡回宣讲”和“国防万映”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增强文化建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2016年,我区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思想文化建设与“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为文化建设找到了更高的支点,赋予了文化建设新的使命,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多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去年,我区顺利完成了中宣部首次为新疆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投入近亿元的办公设备和农村文化大院等项目。深入实施“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和“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精选维、汉、哈三个语种的优秀影视剧和大型舞台剧,制作DVD光盘500多万张,向全疆地县乡村四级文化场所和中、小学赠送发放。扶持出版41部作品并免费发放到全区5000余个文化场所和5500余所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和文体活动,我区14个基层单位荣获中宣部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去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重大主题,我区组织第三届亚欧电影展、“中外文化展示周”和自治区第五届“天山文艺奖”颁奖典礼,举办了建党95周年重点献礼影片《翻身》新疆首映式和动画电影《热血雷锋侠之激情营救》全国首映式,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围绕“中国梦”时代主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动员创作人员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作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作品。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强烈,电影《真爱》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农村题材影片奖”,歌曲《我的乡村生活》荣获第十届金钟奖“优秀作品奖”,电视剧《丝路传奇》入选2016年度中宣部给中央领导制作赠送的年度影视剧合辑,为实现文化资源大区向发展大区转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新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为推进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责任编辑 展俊]

相关热词搜索:基石 社会稳定 思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