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新形势下,要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陕西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陕西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年来,陕西旅游不断创新,砥砺前行,以理念创新激发旅游活力,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大发展,连续创下令人瞩目的成绩。
两年来,陕西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2336”发展思路,突出创新和服务“两个重点”,实施和培育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构建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打造高A级景区“三大战略”,强化人才、科技、政策“三个支撑”,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开发、标准建设、宣传促销、市场监管、旅游惠民“六个抓手”。
围绕让游客在陕西多停留消费一天、到陕西再多来一次、陕西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在全国排名争取每两年提升一位的“三个一”目标,陕西旅游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6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者4.49亿人次,同比增长16.45%;旅游总收入3813.43亿元,同比增长26.87%。
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努力适应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新要求,推出一大批参与性强、体验性强的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观光与休闲度假产品比例由“十一五”的5:1增加到5:3.5;全省A级景区数量增加,5A级旅游景区达到8家,2016年新评4A级旅游景区13个,高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101家;星级饭店由2010年的353家增加到382家。全省建立了4个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研发旅游商品1500余种;旅游商品连续3年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金、银、铜三项大奖。旅游企业实体不断壮大,全省旅游企业由2010年的1600家增加到3000余家,陕旅集团、陕文投、曲江文投、曲江临潼旅投、汉中文旅、乐华恒业6家旅游企业入选2015年度中国百强旅游投资企业名单。
两年来,我省以看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为核心,不断加大对红色旅游开发建设和宣传力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期间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借助国家旅游局举办的“薪火相传 再创辉煌”长征精神和“重组长征路”红色旅游主题活动会师仪式等,弘扬长征精神,掀起红色旅游热潮。2016年陕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7亿人次,收入1220亿元。
2016年上半年,宝鸡、汉中、韩城以及临潼区、礼泉县、宜川县等三市十个区县被纳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成为陕西发展全域旅游新模式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按照省政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新目标,2016年开工建设旅游厕所1147座,其中新建945座,两年累计开工建设2447座,超额完成247座。
两年来乡村旅游高速增长,已成为陕西旅游的新热点、亮点。2016年全省新建18个旅游特色名镇和3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接待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10.2亿元。农家乐经营户达到2万户,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24万人,旅游示范县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陕西乡村旅游在全国各重点省份排名第二。
全省旅游行业积极开展旅游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人文陕西·山水秦岭”旅游新形象。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总目标,大力打造“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2015年6月陕西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又连续两年举办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这一会展已成为国内唯一以丝绸之路旅游为主题的专业国际会展品牌;连续四年在5·19中国旅游日当天举办“秦岭与黄河对话”,活动已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品牌,受众达到5亿人次,充分展示陕西历史文化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文精神之美。
去年12月6日,陕西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暨陕西省旅游数据中心正式建成启动,标志着我省智慧旅游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年9月,陕西骏途网西游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这是我省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旅游企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首家挂牌的在线旅游企业。
两年来,陕西旅游演艺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精品演艺项目。2016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推广《长恨歌》演艺模式、鼓励文艺团体固定景点开发精品剧目”的发展要求,我省陆续推出《出师表》《法门往事》《延安记忆》《12·12西安事变》等实景演出,丰富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秩序是衡量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窗口。省旅游局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在景区、饭店、旅行社、旅游城市中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大国家及地方标准的实施力度,来陕游客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逐年提升。记者 李卫
[责任编辑 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