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港持续为百姓带来 “舌尖福利”
2017-01-09 11:50:09   来源:陕西日报

继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验收通过,为西安人带来全球进口优质肉产品后,西安国际港务区继续为改善古城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努力,持续为西安市民带来“舌尖福利”。记者近日了解到,西安国际港

继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验收通过,为西安人带来全球进口优质肉产品后,西安国际港务区继续为改善古城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努力,持续为西安市民带来“舌尖福利”。记者近日了解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老字号粮油企业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投资建设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期建成投产。该项目一期主要为油脂加工厂,将用哈萨克斯坦当地的优质原材料加工生产食用油,年处理菜籽30万吨,产油脂16万吨。这些油脂将持续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回西安,让西安市民吃到原汁原味的非转基因哈萨克斯坦优质粮油。

中哈产能合作项目清单唯一粮油加工项目投产

随着陕西、西安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入区企业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也利用内陆港口的功能,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哈萨克斯坦紧邻中国,且地广人稀,耕地超过2000万公顷,农作物均为天然生长,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非转基因产品,开发潜力巨大。同时,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有高度契合点,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可靠的国际环境。因此,经多方考察和深入接洽,爱菊集团达成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粮油种植和油脂加工意向。

中哈爱菊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总占地面积500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是国家“中哈51个产能合作项目清单”中唯一的粮油加工类产能项目,同时也是西安市2016年重点工程。

目前投产试运行的油脂厂是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全部采用国产先进食用油生产设备通过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运抵哈萨克斯坦,项目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菜籽30万吨(产油脂16万吨),是哈国境内最大的油脂加工项目。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历时6个月,安装过程中室外平均温度零下20度,建设速度之快,项目难度之大,完成质量之高在食品企业基础建设历史上均属少见。

哈萨克斯坦对该项目非常重视,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的投产仪式由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同步直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并宣传批准许可,北哈州州长叶利克·苏尔坦诺夫及爱菊和合作方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

将实现中欧班列“长安号”回程常态运行

2016年3月,爱菊集团通过中亚班列“长安号”运回了2000吨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初榨油,实现了“长安号”的首次返程。同年7月,爱菊又通过“长安号”运回了1600吨哈国面粉。这些进口产品均已投放市场,让古城百姓吃到了优质的中亚进口粮油产品。

“长安号”国际班列作为陕西、西安对外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自开通以来已经成为全国中欧班列中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已先后开通了“西安-阿拉木图”、“西安-华沙”、“西安-汉堡”、“西安-莫斯科”等多条国际线路,并实现了“阿拉木图-西安”和“汉堡-西安”的返程开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亚班列已累计开行273班,共计13267车,其中2016年开行132班,共计6145车,累计运送货物总重42.7万吨,2016全年22.6万吨;中欧班列2016年全年开行12班,共计343车,运送货物总重17197吨;返程班列开行3班。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还开通“阿姆斯特丹—西安”、“首尔—西安”跨境货运包机;开辟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到“西安港”的陆海联运新航线;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了陕西首个“海外仓”,初步形成了“海陆空”齐备的立体开放大通道。

截至目前,爱菊已经累计完成对哈投资1.5亿元,通过“长安号”输出设备2列/次。随着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源源不断的哈国优质粮油产品通过 “长安号”运回西安,为哈萨克斯坦到西安返程班列的常态化开行提供保障。

拓展“海外陕西”空间 建设西安海外放心粮仓

随着陕西、西安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已经有许多企业利用国际港务区的内陆港平台、利用“长安号”班列实现了“走出去”,爱菊集团正是其中的代表。不仅利用“长安号”实现了产品和设备的输出,更实现了产能输出和产品引进。

据爱菊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省粮食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西安市居民消费中50%的小麦、100%的大米和油脂需要从外地调入,每年主要粮食缺口在85万吨左右,其中油脂40万吨,寻找建立一个绿色、稳定的“粮仓”显得尤为重要。哈萨克斯坦耕地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粮食产量1800万吨左右,农业生产能力可满足10亿人所需。爱菊集团的在哈项目,将实现粮油原料国外种植、国外初加工、国内精深加工销售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运作模式,为打造“海外陕西”拓展空间、树立标杆,为西安建设一个安全可靠、品质优良的海外粮仓。

针对哈萨克斯坦优质农产品的进口业务,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港口局会同西安铁路局、西安海关以及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发挥“店小二”精神,依托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通关平台优势,全方位服务企业需要,制定了舱单归并、一体化报关、口岸验放、专列运输等一整套高效、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组团赴阿拉山口协调企业遇到问题,有效解决了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在阿拉山口口岸滞留时间长、装卸次数多、物流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货物运输效率,为哈萨克斯坦优质农产品进口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还将积极创新班列服务产品,探索开行食品专列,为不同的企业量身打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让企业坐在陕西就能物流全球。

进口优品纷至沓来 “舌尖福利”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由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资源丰富,粮油品质优良、绿色无污染、质量可靠、性价比高,能够提供安全、高品质的粮油产品,丰富陕西市场,提升内陆群众的生活品质,尤其是“舌尖上”的品质。

这已经不是西安港带来的第一次“舌尖福利”了。2015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就通过陆海联运为内陆百姓带来了质优、价廉、新鲜的澳洲进口牛奶;中亚返程班列带回的哈萨克斯坦油脂和面粉也让老百姓吃到了绿色、天然的中亚优质农产品;2016年12月30日,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考核组的考核验收,日本神户牛肉、新西兰新鲜羊肉等世界顶级肉食也将通过西安港纷至沓来,让西安人对过上国际化的食肉生活充满期待。

本次爱菊集团在哈项目的投产,成为西安港改善古城人民“舌尖福利”的又一重大举措。据了解,截至2017年1月4日,爱菊在哈项目已经生产了1000吨初级油产品,后续这些产品将按照该公司在哈生产的统一安排,利用“长安号”运回西安,通过精炼、灌装后投放市场。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港务区将持续为爱菊集团做好“五星级”的服务保障,尽快将爱菊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粮油产品运回古城,一饱市民口福,当好企业的“店小二”,为改善内陆百姓生活品质不断努力。(记者 秦骥)

[责任编辑 展俊]

相关热词搜索:舌尖 西安 福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