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年来,宁强县代家坝镇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扶贫攻坚会议精神,聚焦“六个精准”总体要求,紧盯全县“1+19”方案,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多方发力取得精准扶贫工作新突破。
精准识别建档立卡
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代家坝镇党委政府在贫困户识别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按照“两线合一”要求,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帮扶到位责任到人
按照县委的帮扶要求,镇党委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三讲三当”活动,各村建立了一支由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和镇领导为队长,县帮扶单位一般干部和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18个扶贫工作队,按照“5321”的帮扶模式,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421名,其中:联系镇的县领导3人包扶20户;9个部门领导48人包扶274户、部门干部187人包扶381户;镇领导9人包扶81户;镇机关干部52人包扶335户;驻村干部18人包扶114户;村干部104人包扶548户。各工作队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整体推进扶贫工作方案。
规划长远措施到户
代家坝镇党委政府组织了18个工作队,深入到田间地头与贫困群众见面,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各户实际情况,逐户制定了《代家坝镇贫困人口七个一批帮扶措施到户规划》。同时,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组农户,采用交叉检查、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全镇在册贫困户帮扶措施的实施情况,对照帮扶措施规划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代家坝镇深入实施“农业倍增工程”,狠抓农业园区和基础建设,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合作社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新培育恒丰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咏梅镇级农业产业示范园1个;新认定丰泰现代农业园区、绿态食用菌和巩家河核桃合作社3个镇级示范园,养殖、食用菌、核桃产业进一步壮大,形成了以朱家垭、元坝子等7个村核桃连片种植示范基地和南沙河村、白猿沟村等5个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逐步显现。发展袋料香菇300万袋,实现产值1590万元;核桃喜获丰收,产值达900万元;存栏生猪3.15万头、土鸡9.6万只、獭兔2800只;粮油总产2900吨;开展劳动力引导性培训2273人次,劳务输出7029人,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办理金融贷款手续农户105户拟贷款490.3万元,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发展增收产业资金困难问题,加快了全镇富民产业培育步伐。(通讯员 李长波 王秋伟)
责任编辑: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