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坊:什么才是陕西党员干部“失足”背后的重要推手?
2016-12-14 09:29:24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今年1-11月陕西省共通报4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涉及“大操大办”的有13人,占比32.5%,成为陕西党员干部最易“失足”榜单的TOP1.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下,多数党员干部能够自觉对照中央精神,绷紧“不逾矩”的弦,调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舵。但是,一些党员干部仍罔顾党纪政纪,顶风违纪。在梳理过程中,坊妹发现,一些案件,似乎雷同且高频——在中央纪委网站历次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中,“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案发率”和受处分人数长期稳居前列。

据208坊(rmrbsx)统计,今年1-11月陕西省共通报4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涉及“大操大办”的有13人,占比32.5%,成为陕西党员干部最易“失足”榜单的TOP1.

婚丧嫁娶乃人生大事,郑重操持本不为过。可有些党员干部无视纪律和规矩,讲排场、比阔气,到处打招呼、下请柬、发通知,大摆宴席。许多披着人情“外衣”送上的礼金背后,是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扭曲了正常的民俗人情。

宴席变质 此“四化”非彼“四化”

我国历来讲究“礼尚往来”。红事道声喜,白事吊个唁,既表明人际间的一种“双重尊重”,也体现了亲友间的关爱与温暖。然而,“人情”一旦蒙上金钱的色彩,也就失去了原本意义。坊妹发现,部分村干部操办“红白事”已经存在由头泛滥化、人情金钱化、攀比庸俗化、呈现腐败化的“四化”不良现象。

由头泛滥化除传统的婚丧嫁娶之外,部分村干部还“增设”了大小生日、满月、升学、出院、开张、乔迁等由头,可以说“芝麻绿豆点小事情”都能热热闹闹摆上几十桌。

人情金钱化少数操办和参加“红白事”的村干部把“礼金”多少作为衡量感情好坏、关系远近的重要“标准”,把真正的同事感情、朋友友谊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感情交流”变成了“商品贸易”。

攀比庸俗化部分村干部一提到“红白事”,基本都在讨论谁家在大饭店摆了多少桌酒,用了多少量奔驰、宝马车,收了多少万的礼金,谁家请来了大领导等,盲目攀比、讲究排场、奢侈浪费等怪象丛生。

呈现腐败化个别村干部把“红白事”变成了借机敛财聚财的“主渠道”,谁出的礼金多就对谁“特殊照顾”,谁不给面子就给他“穿小鞋”,导致部分下属、村民被迫参加宴请,将正常的习俗变成了相互巴结的有效途径。

暗流涌动 大操大办玩起“躲猫猫”

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党员干部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上,明目张胆的少了,但心存侥幸的并没有死心,“机智”地和组织耍起了花招,出现了一些新方式、新手段。

“化整为零”分散办

为了避免宴席的规模超过规定的桌数,有的党员干部挖空心思,分批次、分时段、分地点进行多次宴请。如,汉中市城固县国土资源局原副局长、副科级干部唐有成,分三次在不同地点为儿子举办婚宴共计45桌,收受礼金7.86万元。

“暗度陈仓”不操办

有的党员干部表面上循规守纪,私下广发通知,只收钱不办酒席或少办酒席,营造“勤俭办酒席”的光鲜外表,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如,宜君县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姜军龙违规操办家人丧事中,未置办酒席,但收取学校教职员工礼金,共计6600元。

“偷梁换柱”公开办

为了让宴席规模“合乎标准”,将“宴请人数严格控制在标准之内”,有的党员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报备与实际不符。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谭可兵为儿子操办婚宴,向县纪委报备15桌,但实际置办酒席46桌。

高压之下为何禁而不绝?

让人疑惑的是,在如此高压环境下,干部大操大办红白事的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呢?

依坊妹看来,有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些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事宜,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驱动。他们心知肚明,若非手中握有权力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借机送礼。

有的认为规定不通“人情”拒不遵守。比如,陕西省城固县杜家漕村村主任马卫东为儿子操办婚礼,以经济条件好、家族成员多为由,拒不接受组织要求其控制婚宴规模的规定,甚至递交辞职报告。

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对“风俗”不会“动真”,只要无人举报就可以蒙混过关;有的干部想利用手中的职权和影响,趁机敛财;还有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人情往来不可回避,不办宴席就觉得没面子。

红白事 请让人情回归质朴

与其他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相比,婚丧喜庆事宜几乎每个党员都要面对,因此更需要筑牢“防火墙”,厘清民俗与党纪的界限、划清公与私的边界。

早在2013年,白水县各乡镇村就已成立红白理事会197个,治理红白喜事178件,累计节约资金75.9万元。如今,陕西多地效仿此法,如宝鸡70%的村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宴席“瘦身”,群众叫好,婚丧嫁娶费用显著降低,民风显著好转。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事实上,那些严以律己的领导干部,没有人认为他们“不近人情”。话说到此,坊妹不禁想起了老一辈人的故事。曾几何时,结婚就是两张床一拼,茶水、瓜子、糖块一摆,见面说一声“祝福”,也丝毫不减喜庆。虽当时条件有限,但这种“人情”才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情感,彰显了纯洁俭朴的文明之风。

[责任编辑 焦晨迪]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微信公众号208坊(rmrbsx),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推手 陕西 党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