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坊:陕西省委书记为啥多次提跳出“城墙思维”?
2016-12-08 14:59:14   来源:人民网

最近,在坊间有一个热词,那就是跳出“城墙思维”。今年以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提到发展解放思想、登高望远,要跳出城墙思维。

今天就和坊友们聊聊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为什么多次提到跳出“城墙思维”?

所谓“城墙思维”,坊叔认为须得从思维的模式和广度两个方面理解。从思维模式角度说就是指一种固定的,如城墙般四四方方的思维。从思维的广度上说指如城墙般,有局限性和禁锢性的思维,始终在一定的框架中做推算和设想,不敢跳出圈子,另辟蹊径。

对娄勤俭在多次会议中提到的跳出“城墙思维”进行梳理,坊叔发现,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一座城、一个省、更适用于各个领域和每个人。

时间:2015年5月13日

背景:专题研究抓投资、稳增长工作

参会人员:副省长祝列克,副省长姜锋 省发改委、工信、财政、统计等部门

娄勤俭:我们一定要立足欠发达的省情实际,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我省经济稳中有进、行稳致远。要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放眼全国和世界,用系统化思维谋划追赶超越的领域、项目和支持政策。要按照“五化同步”的要求,积极促进新支柱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推进城镇建设中扩大内需,在发展大协作、大配套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坚持以我为主,紧贴国家战略谋划建设一批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和技改项目,既拉动当期增长,又增强长远后劲。

坊叔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论断提出后,时任陕西省长的娄勤俭在经济领域提出要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放眼全国和世界,这是关于娄勤俭的公开报道中他首次提到跳出“城墙思维” 。

\

时 间:2016年1月25日

背 景: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西安代表团审议

参会人员:西安代表团

娄勤俭:“西安一定要跳出‘城墙思维’,不要局限地把城墙里看成是中心,要扩大视野,将渭河视作大西安的城中河,开放发展理念和视野。我们的房产企业视野也要放开,多建与西安影响力匹配的好房子,要通过疏通增绿实现这一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要留出一定比例的绿地,提高绿化率。”

坊叔点评:时值陕西省两会召开之际,时任陕西省省长的娄勤俭在公开场合提出跳出“城墙思维”,主要针对大西安的规划、发展以及理念和视野提出要求。

\

时间:2016年6月3日

背景:听取西安高科国际社区、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渼陂湖、昆明池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参会人员:省级有关部门和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曲江新区负责同志

娄勤俭:西安高科国际社区、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渼陂湖、昆明池等项目是推进大西安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关中乃至全省发展意义重大。要解放思想、登高望远,跳出“城墙思维”,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偿还千年历史旧账,努力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友好相统一的城市发展新亮点。

坊叔点评:娄勤俭任省委书记后,再一次针对大西安的发展框架、乃至对全省的发展提出要跳出“城墙思维”,这次更明确的为大西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背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陕西省召开座谈会

参会人员:省长胡和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小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赴延安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归来的文艺界代表。

娄勤俭:要讲好陕西故事,跳出“城墙思维”,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展示我省优秀作品,让陕西的厚重文化走出去,让陕西和陕西人的生活更加丰满立体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比如,全省群众坚持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的人间奇迹,推进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让200多万人过上更有尊严生活的伟大创举,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去体悟、去诠释。

坊叔点评:这次提出跳出“城墙思维”是针对文艺界,对于讲好陕西故事明确了思路。

\

时间:2016年11月4日

背景: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大西安建设规划设计情况汇报

参会人员:新加坡规划局原局长、省市主要领导

娄勤俭:要跳出“城墙”看西安,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出发,运用系统性思维搞好大西安规划,为建设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打好基础。

坊叔点评:娄勤俭重视大西安的发展,这一次邀请了新加坡原规划局局长对于大西安的建设规划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关于跳出“城墙思维”的论断也有了质的飞越。

坊叔总评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这就需要跳出“城墙思维”。在城市建设中,在追赶超越中,在各行业、各领域、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工作、生活。

[责任编辑 杨迪]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省委 城墙 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