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镇敬老院院长刘文平,在担任该镇红卫村副主任期间,挪用分散搬迁补助款,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挪用款项已责令归还;米粮镇江西村村文书任晓林,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收受群众财物,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责令退回……”2016年,镇安县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32件处分150人。
实践“四种形态”,严明纪律戒尺。把抓早抓小与严查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相结合,充分运用和实践“四种形态”,2016年,把谈话提醒作为党员干部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全年函询10人次,对纪律审查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通报批评、警示教育、纪律处分等方式,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全年通报批评5人,实施警示训诫三项制度44人,党纪轻处分134人、政纪轻处分10人。对少数违纪人员,予以党政纪重处分,全年党纪重处分7人,政纪重处分7人。
推进协作办案,严查基层腐败。执纪办案一线倾斜,新一届纪委班子分工时,明确4名班子成员主抓纪律审查工作,从事纪律审查专职工作人员增至12名,对三个镇(办)办案协作区进行了调整,将67个县直部门划分为三个办案协作组,采取提办、参办、督办、协办等多种形式,加强组织保障,加大办案力度。全面实行办案经费补助制度,根据办案实绩,从机关节约资金中为22个基层单位兑付2015年度办案经费补助1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办案积极性。自筹资金15万元,为委局机关执纪人员配备了电脑、打印、复印、照像、摄像、录音、扫描等办公设备;结合公务用车改革,争取保留了3辆执纪专用车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协作办案的工作格局,避免了基层纪委办案力量不足、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和“拉不下脸”、“下不了手”的问题。
紧盯重点领域,坚决正风肃纪。聚焦侵害群众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实行纪委班子成员和各室联系包抓制度,深入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镇村,采取“一村一治理”的办法,走村入户、发现问题、快查严处。今年以来严肃查处了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56起,处分56人;扶贫领域案件21起,处分21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干部作风,严惩“为官不为”。严格落实县纪委督查、巡察组联合巡察、协作区交叉互查和镇办延伸自查的“四查”长效机制,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干部作风、“八项规定”执行、换届纪律、 “三公经费”运行、 “三难”问题治理、“抓转促”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共派出监督检查组23个,集中开展明查暗访8次,配合市纪委开展明察暗访6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线索125个,点名道姓通报问题103件。,充分发挥了通报的警示、教育和震摄作用,警醒基层干部牢记纪律戒尺,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