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两票制”破解药价虚高
2017-01-17 14:02:5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用“两票制”破解药价虚高,必须加强综合管控,加大源头治理。一方面,要对药品定价加强管控,防止生产企业流通前变相涨价、虚开发票,把药品出厂价做高。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此举目的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破解药价虚高是当务之急。然而,药品从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经营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回扣、贿赂暗箱操作转嫁等因素抬高了药价,成为医疗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从这一层面来说,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规范了流通秩序,提高了效率,又便于依法打击非法挂靠、商业贿赂等乱象,使中间加价透明化,对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将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用“两票制”破解药价虚高,必须加强综合管控,加大源头治理。一方面,要对药品定价加强管控,防止生产企业流通前变相涨价、虚开发票,把药品出厂价做高。另一方面,要对流通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对药品不落实公开透明、充分竞争的集中采购,对索票(证)不严、拖欠货款等行为严肃问责。当然,更为根本的是要打破“以药养医”的格局,防止医生盲目开大处方、开贵处方,确保药品到达患者终端保持合理价格,让老百姓享有更多实惠。(沈海青)

[责任编辑:黄瑞娇]

 

相关热词搜索:票制 药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