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有句话让人警醒。他说,人有犯糊涂的时候,也有抱侥幸心理的时候。
纪检干部作为监督别人的人,自身监督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一段时间以来,曾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党员干部进了纪委,就是进了保险箱。用魏健的话来说,就是“谁会到中纪委来查”?应当说,这种观念一度成了某些纪检干部心理上自我暗示的保护伞。正是这种身份认识上的错位,导致一些些纪检干部蜕化变质。
魏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名历任中央纪委第五、第二、第四监察室主任,参与查办过多起重大案件的老纪检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动摇了,迷失了,进而铤而走险。于是,这个家境不错,明知道自己“收了钱也没有多少时间花”的人,还是喜欢上了别人的“进贡”,最终沦陷其中。
天下没有绝对保险的保险箱。纪检干部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不能有任何侥幸,更不能犯糊涂。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部专题片,用大量鲜为人知的案例,告诉人们,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把自己摆进去,查处内鬼,严防“灯下黑”,完善内控机制,加强自身建设,真真正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开保险箱,让纪检干部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一举一动也受到监督,时刻警醒他们以更高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纪律要求约束自己。事实证明,只有形成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才更有利于纪检干部的健康成长。(南方南)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