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近年来渭南市纪检监察工作志,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火力”正风肃纪,“重拳出击”严惩身边的腐败,一条条禁令扫除积弊,一项项举措聚力反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个国家级、省部级‘大老虎’相继落马,党中央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党心民心。可是,相比远在天边的‘大老虎’,老百姓身边的‘小苍蝇’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动摇党的执政之基。因此,惩治腐败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正风肃纪必须无死角、全覆盖、零容忍。”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建军如是说。
如今,在渭南,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人人都深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迎来送往、大操大办的少了,车轮上的腐败少了,到职能部门办事越来越顺畅了……
查处突出问题回应群众期待
严查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消灭“苍蝇”乱飞的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
近两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回应群众期待。持续紧盯基层干部生冷硬推、吃拿卡要、工作懈怠、欺压百姓等不良作风问题;严密排查群众身边违规收费、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与民争利、假公济私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坚决查处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退耕还林、移民搬迁、扶贫救济、低保医保、旧村改造资金管理使用中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小官贪腐”违纪违法问题。
近年来,我市查处群众身边“四风”问题的反腐成绩单如下:
韩城市芝阳镇桥头村原党支部书记段孝军、原村主任马新法与原芝阳镇财政所资金会计孙振义、原经费会计高恩选合谋挪用桥头村黄韩侯铁路补偿款40万元。虽然随后将挪用的40万元归还村上,但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高恩选、孙振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段孝军、马新法被开除党籍,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临渭区阳郭镇张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刚琦、原村主任周青锋、原会计陈选民贪污渭玉高速征地拆迁补偿款共59620元,李刚琦、陈选民被开除党籍,周青锋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并收缴违纪所得,李刚琦、周青锋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陈选民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大荔县官池镇帖家村支部书记帖忠贤,利用其妻名违规领取低保资金1.15万元,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原村副主任帖昌荣,利用职务之便违规骗取低保,涉及金额1.28万元,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二人违规所得被全额追回。
华阴市岳庙办卫峪管区东谢村原村主任杨建华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国家救灾补助款1.99万元,被开除党籍处分,追缴贪污款项,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2年。
这几起典型案件的查处,只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实绩的缩影。两年来,全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1080件,处理1219人,移送司法机关39人。截至目前,全市133个镇(办)已经全部突破“零查处”,镇镇有案件,既印证了党中央“天涯无净土”的准确判断,同时,也在基层营造了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回应了群众期待。
市纪委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到底”的决心,以快查快结、深查深究的工作作风,让人民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享受得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赢得了群众的掌声。
压力层层传导责任持续夯实
出重拳、用猛药,以千钧重力狠刹歪风。市纪委狠抓监督检查,持续深化正风肃纪。监督问责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大批群众身边的贪腐之风无处遁形,秦东大地处处荡漾着廉洁清风。
合阳县城关街道大庄头村村主任李春草,给儿子办婚宴大操大办,违规收受礼金,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规收取的礼金5970元;富平县庄里镇长春村村主任胡宪儒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利用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由市纪委直接对群众反映的村组干部突出问题进行查核,在基层形成了有力震慑,也直接对县镇两级开展查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效果。
在直查直办的同时,市纪委还采取集中交办、督办、要结果等方式,有力夯实了县镇两级纪委的查纠责任。2015年,集中向各县(市、区)交办89件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其中,53件次反映问题属实或部分属实,给予党政纪处分43人次,警示训诫13人次,移交司法机关6人次。2016年,又集中交办3批次40件问题线索,目前36件已查结,给予党政纪处分17人。
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重心在县级纪委,具体落实在镇(办)纪委,县镇两级是工作主体。去年,我市共有29个镇(办)“零查处”,即:全年没有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案件。为此,市纪委召开专门会议,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军亲自约谈29个镇(办)的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零查处”镇(办)相对较多的白水县、高新区和临渭区3个县(市、区)的纪委书记在大会上进行了深刻检查和自查剖析。
2016年年初,市纪委对各县(市、区)提出明确要求:县级纪委每年直查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不得少于5件;各镇(办)纪委每年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不得少于3件。一年来,我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共745件,比上年同比增长122.39%,全市13个县级纪委直查案件137件,县均查处10.54件;133个镇(办)共查处418件,全市43个协作区共查处83件,高标准完成了省纪委下达的镇办纪委“全面消除‘零查处’”的硬性工作要求。
强化基层力量,措施精准发力
以前,基层纪委在查办案件工作中“三多三少”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即:群众反映多、组织查纠少,初核了结多、立案查处少,上级交办多、自查发现少。究其根源在于办案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能较好的适应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严峻形势。
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力量不足,一直是困扰基层纪委开展工作的薄弱环节。2015年底,全市仅有11%的镇(办)配备了纪委副书记,仅有6.7%的纪委副书记实现了专职;仅有21%的镇(办)配备了纪检专干。
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市纪委在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去年5月,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镇(办)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镇(办)纪委设立书记1名,副书记1名,镇(办)纪委委员由5-7人组成,镇(办)要有3-5人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目前,全市133个镇(办)共有纪委书记133名,专职纪委副书记113名,纪检专干396名,全市镇级纪委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达到了642名,基层纪检监察力量得到显著增强。
人员问题解决了,但如何提高他们的办案能力?为此,市纪委在全市推行纪检监察干部“上挂下派”制度,把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干部“挂”上来,到市、县两级纪委案件业务科室上挂学习,通过以案代训、跟案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把市、县两级纪委办案业务骨干“派”下去,指导镇级纪委进行案件查办,在办案的过程中传经验、教办法、讲业务,提升基层纪委工作水平。两年来,全市纪检干部共上挂135名,下派95名,有效提升了基层纪检监察案件查办能力。
市纪委还专门举办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思想政策、线索排查、调查取证、案件审理、案卷文书等方面。
在市级培训的同时,市纪委还要求县级纪委每年举办专题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不少于2批。两年来,市纪委举办专题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基层纪检监察干部580余人;县级纪委举办专题培训班53期,培训4390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实现了应训尽训。反腐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在路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打”,“要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务必取得让群众比较满意的成效”“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实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党中央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今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聚焦“群众利益”,紧盯“农村村组、城乡社区、民生行业、基层部门”,严查“突出问题”,回应“强烈问题”。坚持有信必核、有案必查,在重点领域上,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严肃查处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民等领域强占掠夺、贪污挪用问题。在重点问题上,坚决查处和纠正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突出问题。在干部履职上,严查快处在办理群众事务时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甚至欺压群众的违纪行为。
同时,市纪委还将持续用好问责这一利器,实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重点针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等绝不手软。去年以来,因秦岭北麓违规采石,华州区、蒲城县28名责任人被问责;华阴市河道采沙屡禁不止,14名责任人被问责;白水县土石灰窑非法生产,11名责任人被问责;因环境污染监管不力,124名责任人被问责。据统计,两年来累计超过260余名领导干部因履行职责不力、管党治党不严被实施问责。
“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就是要盯住问题不放,敢于咬牙碰硬。我们将不断健全问题线索排查和跟踪督办机制,对那些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期办结。同时,强化通报曝光,充分利用报纸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平台、村务公开栏等直接面向群众的媒体和平台,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公开通报曝光,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基层党员干部,让他们从中受到震动、得到教育,持续在基层营造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市纪委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牢筑防线守廉关,利剑出鞘护清廉,沐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春风,市纪委将继续以“严”字当头,“实”字立身,将千斤重担挑到底,坚定不移地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路上勇往直前。(渭南市纪委 王晋菲)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