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有个特别会“玩”的新兵营
2016-12-09 13:39:35   来源:解放军报

今秋,带着互联网这道深深的“时代印记”,又一批新兵走进军营。如何搭乘信息化快车,让网络成为政治工作效力的倍增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做了不少探索尝试。

“生命线”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巧用信息网络开展新兵教育见闻

■本报特约记者 戴 岳 通讯员 张铁梁 刘 磊

今秋,带着互联网这道深深的“时代印记”,又一批新兵走进军营。如何搭乘信息化快车,让网络成为政治工作效力的倍增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做了不少探索尝试。

11月底记者走进该部新兵营时,教导员李耀东正在做下周新兵政治教育计划。只见他灵活调用数据库,新兵关注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基层话题一览无余。

“有了这个数据库,搞教育就有的放矢了。”李耀东介绍说,该部为新兵营建立了WIFI网络和管理系统,既方便了新兵在规定时段上互联网,又能通过MAC地址绑定、安装防火墙等办法加强管理,还可以及时将新兵关注点采集进数据库,帮助带兵人察兵情、把准脉。

“青年官兵离不开网,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政治工作要过好时代关,就要因时因势而变,让政治工作和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正准备给新兵上大课的该部政治部主任高胜宽告诉记者,网络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让新兵找到了发声渠道,也让带兵人找到了发力方向。

“高主任这堂课真解渴,特别是让我对RCEP和TPP等热点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真是大开眼界!”大学生新兵于鑫意犹未尽地说。

不少新兵喜欢通过微信分享跨入军营后的成长点滴,新兵家长也喜欢通过微信与儿女交流。经批准,新兵营借助该部开设的“学思苑”公众号推送图文视频,让新兵分享荣耀、记录成长、交流感悟。

“铿锵的步伐,唱响我们前进的豪言。紧握着钢枪,守望祖国和平的明天……”新兵车德凯在大学学的是音乐专业,训练之余,他结合入伍后的亲身感受创作了歌曲《忠魂六连》。投稿当天,就被“学思苑”推送成头条,收获数百条评论和点赞。

新兵营每次评选训练标兵、通报竞赛结果,新兵亲友都能通过信息网络及时获知情况,指尖一点即可分享荣誉时刻。不断刷屏的点赞,让新兵倍感荣光、备受激励。

为方便新兵“自主选餐”,新兵营借助信息网络,及时上传理论学习要点和精彩授课视频等教育资料,特别合新兵胃口。

刚刚病愈的新兵兰新龙归队后,业余时间一头扎进学习室进行“网上补课”。他告诉记者,虽然耽误了好几节精彩的教育课,但一点都不担心被落下。只见他熟练地在学习交流群浏览,声情并茂的视频资料、深入浅出的交流实录便逐一出现在屏幕上。后来,兰新龙撰写的学习体会还被新兵营推荐给新兵品读讨论。

周末,记者加入新兵讨论交流群,发现官兵在线讨论十分活跃。新兵营营长孙逊通过“私聊”告诉记者,网络平台淡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的身份界限,突出了新兵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喜人。

[责任编辑:羽伟东]

相关热词搜索:新兵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