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老纪检“为何两弃提职交流选择去善后办
2016-12-08 16:27:52   来源:解放军报

从原沈阳军区政治部纪检处处长,到军区善后办纪检信访干部,孙继军不计个人名利得失

从原沈阳军区政治部纪检处处长,到军区善后办纪检信访干部,孙继军不计个人名利得失——

两弃提职交流 甘为改革“断后”

■本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刘 磊 闫 圆

12月上旬,一件特别棘手的信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消息传来,负责承办此事的沈阳军区善后办纪检信访干部孙继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为处理好这个案件,他连续3个月四处奔波、协调,费尽心血,身形都消瘦了不少。“他干工作就是这样,风风火火,充满激情。他是两次放弃提职交流的机会来善后办工作的。”善后办领导告诉记者。

去年底,改革强军大幕拉开。原沈阳军区机关干部陆续分流到战区机关和诸军种部队。时任原军区政治部纪检处处长的孙继军正团已满6年,不仅是机关老处长,更是闻名全军的纪检专家,入选了“全军办案骨干人才库”。

干部分流时,能力素质出色的孙继军不愁去处。先后有两次提职交流到其他军种部队的机会,摆在了他面前。此时,善后办领导找他谈话:“你是原沈阳军区的‘老纪检’,对很多棘手案件和问题都了如指掌,善后办纪检信访工作需要你这样的熟手,希望你能留下来。”没有犹豫,孙继军放弃提职交流的机会,毅然选择去善后办。

“都说善后办是临时单位,你去那儿图个啥?”面对家人和战友的不理解,孙继军解释说:“咱受党培养多年,才一步步成长到今天。改革关口,我不能光考虑个人的进退去留,组织的需要高于一切。”

命令还没到善后办,孙继军就提前投入到了工作中。在原纪检部几名领导都去新单位报到的情况下,他带着几名干事加班加点整理堆积成山的资料,连续奋战半个多月,将所有案件资料整理成140箱卷宗,没有丢失半页卷宗。

到善后办工作后,因为编制限制,孙继军这个原军区机关的老处长,职务无法明确。善后办党委研究决定,由他带着几名干事,挑起纪检信访这个重担。虽然没有职位,可他干劲丝毫未减,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改革“断后”工作中。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单位与善后办已没有隶属关系。但对待这些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孙继军从不懈怠,与同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梳理,确保移交时每个线索问题都清晰明了,为后续解决打下良好基础。

一年来,孙继军以如火的工作激情,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在外奔波时间长达5个多月,先后破解历史遗留问题10多起,向其他大单位移交各类线索60余条。“为大局添砖加瓦,为改革托底断后,我们责无旁贷。”面对各方赞誉,他淡定地说。

[责任编辑:羽伟东]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