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之气来自信仰
■鲁建辉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封特殊的信件,它是白求恩大夫在弥留之际写给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书记,以及国际援华委员会写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作贡献。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拨一笔生活的款子,决不可因为没有钱而把她遗弃了。向她说明,我是十分抱歉的!但同时也告诉她,我曾经是很快乐的。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
“每年要买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疟疾患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比沪港贵两倍。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人民,我十分快乐,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让我把千百倍的热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聂司令员看完信后,万分悲痛。时至今日,这封信仍让我们感到震撼。从中,我们不仅看到白求恩对亲人的挂念、对战友的关怀,更看到一名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信仰,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对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说,向上之气无不来自信仰。没有信仰,何以存在?有信仰,青春才不会无处安放;有信仰,人生才不会随波逐流;有信仰,理想才不会被迷茫驱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趋激烈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深入推进的军队调整改革,应如何选择和坚守自己的信仰?白求恩的最后一封信让我们有所感悟。
理论上的清醒,决定政治上的坚定、事业上的执著。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爬雪山、过草地,体现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情怀;和平建设时期,先辈们抛家舍业、舍生忘死,谱写的“两弹一星”等精神,靠的就是对党的追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必须系统地、内在地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用中国梦强军梦照亮人生的航程,点燃奋斗的激情,放飞别样的梦想。
崇高的信仰是人生的底火,奋进的动力。越是改革的重要关口,越能检验一名党员干部的作风。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必须自觉站在强军兴军的高度,以“错过一个时期,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的危机感支持改革,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参与改革,勇于牺牲“小我”,少打“小算盘”,多谋“大棋局”,坚决把大局利益、集体利益举过头顶。
一个人信仰坚定、志向高远,就不会为名利所累、为私心所扰、为物欲所惑。理想信念动摇、甚至政治变节,往往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坚守信仰,就必须夯实道德操守这个基础,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高尚的情趣爱好,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像白求恩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