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评普京国情咨文:军火出口强劲 不惧西方制裁
2016-12-07 11:09:12   来源:参考消息网

俄罗斯不怕西方的制裁。普京说:“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首先潜藏在国内问题上。”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发表2016年度国情咨文。新华社

俄罗斯《独立报》12月2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普京未发现居民收入连续3年下滑》,摘要如下:

在普京1日向联邦会议发表的国情咨文里,经济内容尤其值得讨论。种种迹象表明,一些观察家对普京说的话感到满意。俄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被推测是总统未来战略起草者的阿列克谢·库德林在推特网个人主页上写到:“总统指出,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我们今后将在零增长的水平上原地踏步。总体上,咨文明显重点关注经济,经济日程被摆到首要地位。”

尽管有上述回应,咨文的经济部分很难说有突破性。它想向民众传播2个主要论调。

第一,俄罗斯不怕西方的制裁。普京说:“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首先潜藏在国内问题上。”

第二,俄罗斯已不再需要克服危机,我们正为追上和赶超世界做准备。怎么做?这一点需要思考。普京预告了下一步发展计划的起草情况:“我责成政府与几个国有公司最晚到明年5月制定出2025年前的具体行动计划。落实该计划将使俄经济增速在2019至2020年之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考虑到目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年增幅超过3%。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暂时还在下滑,从预算上推测,俄经济近期最好情况是年增长2%。长期落后于世界经济一事已经体现在政府预算政策的设计上。尽管如此,梅德韦杰夫总理责成内阁立即着手完成普京的命令。

俄罗斯经济的问题确实不能单单归结于制裁。全面冻结国内企业界活跃性的金融监管部门也有责任。普京提到的通胀率骤降也与这种冻结有关。

通胀率从去年的百分之十几降至今年6%以下,速度创了纪录。总统说:“明年,我们确实能将通胀率降至4%。这为在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础上达到实际增长提供非常好的先决条件。”

普京表示:“稳定不意味着自动转型为持续增长。如果我们不解决俄经济的基本问题,不全力调动新增长因素,那就可能多年在零增长门槛附近徘徊不前。”

然而,关于增长的暗示未必对冻结的经济有助益。很能说明问题的是,普京在咨文里对居民实际收入连续3年下滑一事只字未提。2014年,居民收入下降0.7%,2015年减少约4%。2016年的趋势也是如此:1月-10月,居民收入同比下降5.3%。经济萎靡和政府努力节约预算资金也体现了这一点。

消费需求不再是拉动俄经济的引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面向内需的行业变得没有意义。需要花大力气说服企业贷款(利率明显高于通胀率)和投资扩大生产。普京提到某些“新增长因素”:看来,政府暂时还没找到它们。

列举完宏观经济指标之后,普京将注意力重点放在成就上。普京在掌声里说:“2015年建造住房逾8500万平方米,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录。”他指出:“汽车业总体上下滑幅度不大。”但卡车、小型商务车和公共汽车的产量显著增长。农业出口额正在赶超国防工业。“IT产业的情况很令人欣慰”:得益于税收刺激政策,该产业的出口额、收入和纳税额都在增加。

顺便说一下税收。普京还宣布,当局将与企业界在2017年一同研究税收改革,以便在2018年通过税收法修正案。新的长期税收规则将从2019年1月1日开始生效。至于新规则的内容,现在只能猜测一二。

首先可以说,税收改革是要为企业减负。普京在咨文中提议将对IT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延期至2023年。如果仔细分析他的话,就能领会另一层含义。普京说:“应当整顿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其更有针对性,放弃无效的手段。”这应当在关注增长、投资和竞争的目标之下行动。但针对性指什么?如何不缩小获得优惠者的范围?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1日证实:“凡是未能保证经济增长任务的现行优惠,我们都将提议取消。”

只有那些能为自身利益在领导层游说的企业才能获得减税,这种风险依然存在。同时出现了一种担忧:个别行业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因为它们不符合臆想出来的需求标准。因此,制度调整的精准程度也是个问题。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谨慎地发表对普京咨文的意见。“实业俄罗斯”项目负责人副总裁塔季扬娜·米涅耶娃指出:“当局决定集中精力调整经济结构。”俄现实经济研究所所长尼基塔·伊萨耶夫说:“能促进经济走出停滞转向稳定增长的2大因素被提出来了,即制定清晰的逐步发展计划和将税收制度原则由‘惩罚’变为‘激励’。这些措施当然本来就该2年前就推行,但晚总比没有好。”

“俄罗斯支柱”企业家联合会莫斯科分会会员德米特里·涅斯韦托夫认为:“在我看来,具有突破性或制度性的具体措施没有被提出。(从国家领导人口中)确定俄经济在零增长水平徘徊不前一事很重要。然而,要制定在今后几年让经济年增幅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雄伟计划,目前还只是个愿望。”

涅斯韦托夫称,总统呼吁支持限制当局干预企业和实体经济的措施和立法保护自由职业者,这是积极现象。他表示:“我对调整税收制度的提议相当忧虑。近年来,该领域进行了许多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改革,包括对不按时缴税的企业增加税负等。因此,希望2017年不会重复往年的思路。”(编译/朱丽峰)

 

[责任编辑:焦晨迪]

相关热词搜索:咨文 军火 普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