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消费维权案例”眼镜行过度治疗儿童视力
2017-03-09 14:05:52   来源:三秦都市报

昨日,西安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6年“十大典型消费维权案例”。

\

昨日,西安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6年“十大典型消费维权案例”,涉及网上购物、保健品夸大宣传、旅游伤害、早教班“擅自”搬家、低价装修房屋、眼镜店过度消费、预付卡难兑现、电动车夸大宣传等。

NO.1 线上线下电脑差价太大

案例:田先生在雁塔北路百脑汇购买了一款从网上看好的品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技术员建议其购买另一款5000元的电脑。田先生把这款电脑买回家发现网上售价只有3000余元,找到商家要求退货被拒。

消协观点:部分商家为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不顾消费者的需求,不诚信经营。

NO.2 八旬老人6万元买保健品

案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80岁杨师傅2016年7月接到自称“国际心脑血管康复中心”电话,声称销售国家863、523计划中保密性强,专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杨师傅一下子买了6万元“药品”,服用后胃痛、打嗝,停药后症状消除。

消协观点:商家利用老年人求医心切心理夸大宣传,抛出各种“噱头”导致老年人难以招架,乘机实施欺诈。

NO.3 旅游被狗咬伤索赔400元

案例:张女士花200余元报旅游团参加两日游,第二天早上在旅游住地附近被两只狗追咬,导致腿部严重受伤,旅行社承担了医药费,但拒退团费。协商无果后投诉到西安市消协,后双方达成协议,商家退赔张女士400元。

消协观点:消费者在新环境,时刻要注意自己人身安全,导游应当提醒并督促游客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NO.4 早教班搬家引发过度维权

案例:王女士花6600元给孩子办了早教卡,上了一节课后,商家通知搬家。王女士发现新址与商家承诺的环境相差甚远,遂提出退款。面对商家口头同意退款但久拖不办的行为,将商家包括其他家长私人信息在内的资料强行拿回家,后被起诉。

消协观点: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应该走合理合法的程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NO.5 低价装修赠送项目难兑现

案例:刘女士在网上看到一装修公司宣传签约立减500元,并承诺水电改造赠送900元。双方约定总价4.68万元,后续不再有任何费用。签订合同并交付70%工程款后发现没有任何优惠。

消协观点:消费者签订装修合同时要仔细查看预算书,所有口头约定内容应写入合同。

NO.6 眼镜行过度治疗儿童视力

案例:赵女士看到某门店宣传所配眼镜可以延缓或控制近视度数上升,于是花3000元给自己9岁孩子订了一副,十余天后取眼镜时,按照工作人员提示又购买了药、眼贴,总共花了近7000元。谁料四个月后孩子双眼屈光差达100度。

消协观点:家长给孩子配镜前最好先去正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再去正规医院或信誉好的眼镜店,并索要眼镜加工单、发票、售后承诺等凭证。

NO.7 网购太阳镜收到不符商品

案例:某网上商城进行“双十一”大型促销活动,曹女士购买了一款611元太阳镜,收到低价儿童太阳镜,要求商城重新发货却被一再推诿。

消协观点:从曹女士拍下产品并完成付完款那一刻起,双方已经建立买卖合同关系,商家无故拒不履行属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NO.8 4.6万元购买5年旅游权益被忽悠

案例:70多岁的方师傅夫妇2015年9月看到某旅游开发公司宣传的5年2万积分贵宾会员活动后,两人交了4.6万余元后办理二人欧洲行手续时被告知70岁以上老人需要60岁以下人员陪同才可以出游,如果带一人陪同,需要另加2万元旅费。

消协观点:一次性缴费时限较长导致后期服务跟不上,甚至有的旅游公司直接跑路,对此类旅游产品应谨慎选择。

NO.9 买了健身预售卡会所不知何时开

案例:大学生小陈2016年9月在一家健身会所买了1499元双年卡,健身会所承诺10月底开业,后说2017年元月开业,小陈提出退卡被拒。

消协观点:消费者在预付费消费中应选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

NO.10 电动车实际里程比宣传少一半

案例:黄师傅花3100元在周至县某车行购买了一辆三轮电动车,商家承诺电动车充满电可以行驶40公里,但每次充满电最多行驶20公里。消协观点:市场上电动车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选购时应综合考虑。(记者赵丽莉)

[责任编辑 辛子怡]

相关热词搜索:消费维权 视力 眼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