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立意深远,全面深刻地回答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高瞻远瞩:从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对于推动和引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需要相比、与完成民族伟大复兴艰巨任务的需要相比、与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型过程中对创新的需要相比,当前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就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高度,揭示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都受制于其历史、政治和现实等多种因素。对中国来说,高等教育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而不可能是任何其他性质的高等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阐述了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新使命,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对中国高等教育当代使命的认识。在实现“四个服务”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战略性环节,关系到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德就立不起来,人也就树不起来,“四个服务”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上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思维。
思想深邃:体现了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用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新的水平和新的境界。
讲话中的新论断、新观点主要有:第一,用“四个正确认识”厘清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即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个正确认识”是思想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进一步明晰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第二,在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只有在对这“三大规律”的统一认识中,才能不断推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这一崭新的观点指明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同时也指明了必须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放松,致力于把传统优势与新的技术条件相结合;第四,提出了传道与明道、信道的高度统一。立德树人,教师是关键。教师要传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前提在于自己首先要明道和信道,即真正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形成对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
立意深远:牢牢把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既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在深层次上关系着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以及高校姓“社”、姓“党”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在高校中的领导权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其中,把握住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高校领导权的重要方式。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在推动高校党的领导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高等教育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离开了这一点,高等教育就会失去根本和灵魂;必须紧紧扭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牢牢抓住“三个服务”,才能实现“第四个服务”,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必须同在高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教育和说服,也需要斗争甚至是强制,高校也不例外。只有加强阵地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斗争性,把对高校发展的服务能力与对错误思想进行的斗争相结合,才能凸显高校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阵地的本质要求,也才能在思想多样、处于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的大学校园中牢牢掌握党的领导权。
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反过来,只有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扭住立德树人主线,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权。任晓伟
[责任编辑 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