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总书记重要讲话在西安交大师生员工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学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很受鼓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宏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机制新要求,再次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到“四个坚持不懈”。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为培养政治方向正确的卓越人才贡献力量。
他认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注意解决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所指出的问题,即解决好“最先一公里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好“三个转化”问题。这就是把党的思想理论成果转化为学科学理,转化成学科方法论,转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努力使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落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里,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苏玉波表示,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希望和重托。她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而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内功建设,切实提高思政教师自身水平。一是加强自身理论建设,潜心问道,做好“三个转化”;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大集中培训、集体备课、派出交流的力度,让教师不断总结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在增强自身和学生“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下功夫,使思政课的内容和方法内化为学生实践的方向和准则。
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成为高校发展和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灵魂与保证?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保持与时俱进、具备强大生命力?电气学院党委书记别朝红认为唯一的答案是创新,要把创新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观念要创新,要打破常规,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思路再突破,实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内容要创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把“德”的要求体现在高等教育全过程,人才培育各环节。方法要创新,按照总书记所说的“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12月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师生代表学习研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将继续组织全院师生认真学习贯彻,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社会学专业博士生韩红说,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此,要努力在全校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促使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推动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切实有序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两全育人为目标、以筑梦引航为契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与强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开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党员,硕6068班哲学专业王星谈到,党员教育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党在新时期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高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大学生党员的特殊地位,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确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硕6069班新闻传播学专业王恺悦表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和培育十分重要。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要鼓舞起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作为一名‘青春正当时’的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全国学联主席团成员、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会主席靳宇栋说,我们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投身社会实践,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西安交大供稿)
[责任编辑 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