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苏区老区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万众一心夺全胜——浙江军民抢险救灾纪实

2015-07-14 15:04:17来源:浙江在线
面对强台风“灿鸿”,省委、省政府超前部署,果断决策,科学调度,全省军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奋力夺取防台防汛抗洪工作胜利。

温情相助,众志成城

“灿鸿”所到之处,尽管风肆虐、雨倾盆,但吹不散关爱体恤的温馨,冲不淡亲如一家的情感。台风过后,走出家门,那些匆匆路过的陌生面孔,因为内心的温暖和感动而变得亲切。在狂风暴雨中,在守望相助的温情中,浙江人的价值观得到了生动体现和展示。

这是一份忠于职守的责任感。

12日凌晨1时,正是湖州吴兴区东林镇南山村村干部宣龙根接班巡村的时间,他带着村里几个民兵爬上了村子边的青龙山上。“青龙山地势比较陡,加上台风和强降水,山上的土壤都松了,这个时候最容易引发山洪。”宣龙根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根粗木棒不时地在泥土中敲敲打打。下了山,天已经亮了。宣龙根稍显疲惫:“台风刚走,就怕有次生灾害。”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奉献精神。

12日上午8时,上虞季岙村,由于大量降雨引发的山洪,村边河道水位暴涨,有至少21位老人被困村里,其中还有6位病人亟待转移。公羊队3条冲锋艇及20名队员,在一条先导艇开路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探查,终于挺进村里。整整大半天时间,队员们几乎一直泡在水里,挨家挨户给被困村民送去给养,一趟趟将总计23位留守老人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当救出最后一位老人回到岸边时,已经是下午4时,队员们在水中整整泡了6个多小时,连中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

这是一片互相关爱的向善之举。

12日6时,宁波江北洪塘中学安置点60多人集体出动,奔赴附近的“都市农业园区”的海珍果园,他们是去出力抢救果园的。海珍果园种有100亩翠冠梨,七成梨被吹落,梨枝吹倒,预计损失30余万元。

12日一大早,60多名群众赶到了果园,加入抢收。到下午5时,大伙一起共收了5000公斤梨和3000公斤葡萄。

这是无数人汇聚出的自救正能量——

12日清晨,德清莫干山镇劳岭村党总支书记贾小平的身影,出现在劳岭隧道口的轻微塌方处。连夜修复后,他又带领着村里的党员干部,修复损坏的排水渠和隧道。让村里的“洋家乐”早日恢复营业,把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是他的目标;

天台县石梁镇党员干部组成灾后帮扶队70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菜农及时扶正与固定被吹倒作物、清理断枝落果、做好蔬菜的杀菌消毒;

“中国贻贝之乡”嵊泗,两万亩未成熟的贻贝直面“灿鸿”袭击。虽然嵊泗东部乡镇的海面还有4-5级的风浪,但在各个养殖海域的岸边,吊车、养殖渔船、抢收工具已经备齐,他们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准备下海抢收;

在义乌,农业部门分粮油生产、经济特产、养殖服务等工作组分赴各镇街的农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受灾农户抓好灾区补种改种,加大灾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同时做好设施大棚、畜禽圈舍等相关设施的加固及修复工作;

海宁马桥街道新塘村党支部书记姚强忠和村干部在村里巡查,把路边被大风吹倒的树木一棵棵扶正。本村甲鱼养殖老板姚有良看到他们,也加入自救队伍,其实他的甲鱼塘也在高水位,需要人手及时放水……

有网友说:“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但是人心有所向;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灾难,但众志可以成城;天地无情,人间有爱;为自己鼓掌吧,勇敢的浙江人!”

从抗台救灾到恢复生产,从领导干部到基层群众,从车间厂房到田间地头,浙江大地上的这股强大抗台抗洪“正能量”,让我们更加坚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