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习近平谈反腐倡廉:欲下廉者先之身 修己以安百姓

2015-08-05 13:37:48来源:中国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上都发表过深入人心的反腐讲话,他常常引经据典强调反腐倡廉的重要性,那些经典论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出:《国语•周语下》

释义: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迅速坠落。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正衣冠往往一天一次不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典出:《伶官传序》

释义: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不良细节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于困顿。意思是说,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典出:《论语•季氏篇》

释义: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修己以安百姓

2014年5月8日,习近平在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希望同志们,“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古人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典出:《论语•宪问》

释义: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2014年6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指出,一年多来,比较一下,已处理了几十个部级干部,比过去多了不少,但不要算这个账,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既然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杜甫有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典出:《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释义: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

(责任编辑:黄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