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的砥砺,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中彰显。
2013年7月,某旅组织实弹射击考核,一枚100毫米迫击炮弹意外钻进岩石缝,只露出一点尾翼,随时可能爆炸。关键时刻,班长阳志穿上厚厚防护服,顶着烈日,趴在岩石上用凿子一丝丝凿,用手一点点抠,一个多小时才成功排除险情,事后浑身衣服都往下滴水。近10年来,仅王杰生前所在连就60余次完成重大演训排爆任务,22次协助军地销毁废旧弹药。如今,“这支部队有血性、能打仗”已享誉江淮大地!
气为兵神,勇为兵本。在这个集团军,官兵身上始终激荡着“四股气”:敢于亮剑、敢打必胜的豪气,赴汤蹈火、一往无前的胆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锐气,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骨气。
瞬间的抉择,精神的传承。
2013年7月14日,王杰牺牲的同一个日子,这个集团军“朱德警卫团”破障三连原指导员罗昊带领官兵进行海上重难点试验攻关时,遭遇突发险情,在冲锋舟即将侧翻的一刹那,他奋不顾身把战友推开,壮烈牺牲。
该团政委毛岳庭说,罗昊的“一推”和王杰的“一扑”一样,诠释了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价值取向,堪称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的楷模。
磨锋五十载,铸剑半世纪。事实证明,只要血性的刀锋永不卷刃,就没有闯不过的激流险滩、打不赢的恶仗硬仗。近3年,该集团军部队官兵始终高举“两不怕”精神旗帜,先后完成实兵对抗演习、海域和城镇作战攻关、大漠演兵等20余项重大任务,涌现出“新一代蓝军司令”王鹏、“新时期模范基层指挥员”罗昊等一大批血性官兵,以“狼嚎式”的血性胆气时刻保持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满弓状态。(周林、戴强、王磊、李怀坤、应学良、吴良博、黄建东等图文)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