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旅文化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事文化重塑不是“穿新鞋,走老路”

2016-01-11 13:39:53来源:解放军报
文化转型总是与社会变革相伴相随。尤其在军事变革领域,文化转型的面貌不仅深刻影响变革的进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变革的成败。

坚守与重塑的辩证法

■王幸生

文化转型总是与社会变革相伴相随。尤其在军事变革领域,文化转型的面貌不仅深刻影响变革的进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变革的成败。一次成功的军事变革过程,也是一次军事文化实现更新与重塑的过程。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无论怎么改,我军的基本军事制度、根本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绝对不能变。在这些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绝对不允许出现颠覆性错误。军事文化在改革中只有坚守我军的文化底蕴、文化品格,确保我军红色基因永不变异,把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才能为改革凝聚精神意志、汇聚强大正能量。与此同时,军事文化在改革中实现重塑,主要是形成与新的军队组织形态相适应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和政策制度体系等,使那些符合军事变革潮流、推动战斗力提升的文化元素不断强化起来,使军事文化的特质更加适应改革强军战略的要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的文化元素必须经过时间沉淀才能真正融入文化肌体,才能彰显出深层力量。当前,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刚刚拉开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处理好改革中如何打造强军文化的问题,处理好坚守与重塑的辩证关系,让强军文化所汇聚的正能量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强军的强大动力,让强军文化的发展步伐始终与改革强军战略同频共振。

——编 者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的徐徐开启,军队改革正受到军内外的普遍关注和热议,而人们的兴奋点往往更多地集中在编制体制的调整变化上。其实,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绝不仅仅是编制体制的调整变化,就其实质而言,是我军组织形态乃至整个战斗力形态再造和重塑的过程,也是打造新的强军文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较之编制体制的变化、组织形态的变化更深刻、更带根本意义的,是军事文化的转型。只有在保持我军优秀的军事文化传统一脉相传、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孕育和催生出与实现强军目标、履行使命任务相适应的军事文化,孕育和催生出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军事文化,才能确有把握地、扎实有效地实现改革的目标。而这种军事文化,即新形势下强军文化的成功打造,也是改革落地生根的带根本的、主要的标志。

(一)

军事文化转型深刻影响战争制胜的天平

纵览军事史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战争制胜的天平往往向那些得风气之先、率先实现军事文化转型的国家和军队一方倾斜。

“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原王气久消磨”。还是以大家反复言说的甲午殇思为例——

甲午战争时,如果只就武器装备的数质量相比,中国军队并不处于劣势。结果为什么北洋水师几近全军覆没、上演了中国近代史上悲壮的一页呢?究其最深层的原因,还在军事文化上。

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已意识到了军事变革的重要,一些有识之士也痛心疾首。然而其改革主张仅限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层面,只变“器”,不变法,军事思想、军事体制依然沉迷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北洋水师徒有从欧洲引进的先进战舰,而头上依然拖着长长的辫子,大脑仍停留在陈旧的陆战思维里。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则迅速“脱亚入欧”,从观念、理论、制度等各个方面比较彻底地重塑了军事文化,建立了一支真正意义的近代海军。

这样的两支军队迎面相遇,其利钝胜负可想而知。

(二)

改革中如果把我军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品格丢掉了,就会犯历史性错误

近代史表明,无论是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还是中国先天不足的资产阶级,都不可能承担起实现军事文化更生再造的任务。打造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相适应的军事文化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身上。

我军正是在旧中国如晦的风雨中、如磐的夜空下横空出世的。我军一诞生就在党的领导下,把无产阶级的革命品格和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贯彻和投射于军事领域,一改旧军队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保守,为陈腐、停滞的中国军事界吹入了一股清新的风,孕育和催生出了一种千百年来所不曾有过的生气勃勃的军事文化。

在党的领导下,我军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军紧紧地凝聚和集结在党的旗帜下,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目标为目标,把爱国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了起来,树立了崇高而科学的理想信念。我军紧紧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熔铸了我军特有的政治本色。

在党的领导下,我军形成了崭新的军事制度和完全新型的内外部关系。我军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并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改进了其实现形式,革新了军队的编制体制和各项制度安排。我军建立并不断发展了进步的、革命的政治工作,制定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确立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不断巩固了官兵之间平等、友爱、纯洁、和谐的内部团结和军政军民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

在党的领导下,我军形成了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以变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军事思维方式。我军注重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形成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科学的军事指导理论。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人民军队建设、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强军固防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更在人类军事思想史上矗起一座令人仰视的山峰,放射出照亮夜空、耀彻寰宇的光辉。毛泽东军事思想所蕴含的科学的军事指导原则及其培育的崭新的军事思维方式,指引我军在战争舞台上纵横驰骋,在复杂的斗争中纵横捭阖,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形成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在党的领导下,我军形成了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战斗作风。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军事实践中,我军都淬炼和涵养了集无产阶级先进性与中华民族优秀品格于一身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老西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这些精神不仅融入了我军的血液中,而且也影响和带动了全民族。我军形成了优良的战斗作风和自觉严明的纪律,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所有这些,化育出和熔铸为一种新的军事文化。这种军事文化既历史地、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的军事文化遗产,包括中华民族传统兵学、武德思想的精华,又是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创造;既不乏对外国军事文化借鉴和吸收的元素,又植根于人民军队建设、中国革命战争和强军固防的生动实践。概言之,它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和共产党人革命品格在中国所开出的灿烂的军事文化之花。

这种文化构成了中国军队的灵魂、风骨、血性和情怀,构成了人民军队前世今生、代代相传的基因,是我军最本质的特征和优势。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我军才能够斩关夺隘、一路凯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才能够等闲看云飞浪卷,傲然屹立、卓然独步于世界军队之林。

应该看到,当前我们所进行的军队改革,正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和本质要求,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些基因,赓续这种特色。如果我们在改革中不是很好地保持这些基因和特色,而是把他们丢掉了,使之变异或者黯然失色了,那就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因此,在改革中坚持和坚守我军的文化底蕴、文化品格,确保我军红色基因永不变异,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着重考虑和把握的一个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确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