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德摇摇欲坠的家。妻儿离开后,他干脆搬到了纪念馆。
刘英德住的地下室,旁边是他花了几百元买的二手电视。
买不起空调,老城墙洞就是刘英德最好的纳凉处。
3“心愿很简单,就是让大家不要忘掉革命先烈”
刘英德最痛心的不是小偷偷走捐款,而是革命烈士已被不少人遗忘。
纪念馆虽修起来了,但刘英德欠下的账还没有还完,债主经常上门讨债。
采访中,记者刚好碰见刘英德的债主刘明,刘英德欠他2000元钱已经好几年了。
刘明认为刘英德修纪念馆的事被媒体报道过,社会上也有不少好心人为他捐款捐物,现在生活不错,应该有能力还他的账了。
面对债主的责问和追债,刘英德很是愧疚,他戴上老花眼镜(因长期艰苦劳作,他的左眼几乎失明),从一个破旧的柜子里拿出一个保存很好的本子给刘明看,上面清晰地记着每笔捐款的数目和捐款人姓名。随后,又把我们同他的债主一起带到纪念塔后面的一块空地,指着一个牌坊说:“这是用捐款人的钱修的。凡是好心人捐的钱,我从来没有乱用过。他们是为烈士捐的款,我肯定要全部用来纪念烈士。我欠的账,我打工挣钱后一定还。”
刘明看到此情景感动地说:“刘大爷,我的钱不着急,你慢慢还就行了。”
对于刘英德来说,不想过清贫日子很简单,只要他稍稍一松口,就会“财源滚滚”。南门镇莲池村被政府规划为农业观光休闲区,他的纪念馆所处位置又是最好的,自然令开发商们垂涎三尺。重庆某旅游开发公司想在莲池村打造“星级农家乐”,该公司部门负责人多次上门恳求把纪念馆租给他们,面对上百万元的租金,刘英德不为所动。
“我的纪念馆不欢迎你们,任何人都休想用钱来玷污这块净土!”面对每一个劝说的人,刘英德都义正言词地说。
就连小偷都以为刘英德发了财。一天下午,刘英德出门打零工,第二天早上回来后看到房门被撬,好心人捐的几千块钱和一些日常用品被小偷偷走了。
这件事让刘英德十分痛心。“我最痛心的不是丢失的钱,而是现代人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为了钱,连我们的信仰、传统都丢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