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7月13日讯 “一年四季俺们穿啥衣服,她经常来幸福园给大家张罗张罗,真没少操心啊”。这是利津县陈庄镇敬老幸福园韩明阳老人掏心窝子的话。他说的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今年已是70岁了,30年来她心系孤寡老人和烈军属和现役军人,她就是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老共产党员陈庄镇陈北村的魏希英。她曾荣获“山东省拥军模范”、东营市“十佳市民”等几十项荣誉称号。今年9月又被评为县“感动利津”,道德模范”。
荣誉背后是艰辛
陈庄镇陈北村西北角有一户没有大门的院子,房子还是九十年代的土屋,那就是魏希英的家。近日,当笔者前去采访她时,正忙着活裁缝“八一”前慰问军人的鞋垫子,我们看到她满头是汗,忙说:“天太热啊!别累着”。她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几间不大的屋子里,迎面就是海鸥缝纫店为孤寡老人、烈军属免费加工衣服的牌子,墙上挂满了大小不 一、规格不等的奖状,一面面奖状记录着魏希英,三十年来的拥军和敬老情怀,见证这她付出的汗水辛血。这不快要到今年“八一”节了,这是她精心赶制的200双鞋垫,准备送给县武警中队、消防大队和边防派出所的战士们。魏希英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只要身体能行,我就要干下去,做点小事不值得宣传啊”。
情系社会献良知
这话还得从1982年说起,她在镇上办起了第一家缝纫店——海鸥缝纫店,由于技术过硬,服务热情,很受群众的欢迎。记得1982年11月份的一天魏希英刚开门,一位穿着有些破烂的老大爷拿着一件布料走进来,原来他要缝剪衣服,魏希英叠叠衣服就收下来,并让那位大爷过两天来取,后来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可就是不见那位老大爷来取衣服,就像消逝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由于当时没有登记老人的家庭住址,这下把魏希英急坏了。直到两个月后的一天,当时正下着鹅毛大雪,刚吃完午饭的魏希英正要剪裁布料,这时们突然响了,进来了一位浑身都是雪的老人。魏希英仔细一看,正是两个月前来送衣服的老人。“大爷”您怎么才来啊,衣服都做好了,等了你好久了。”魏希英说。大爷有点难为情,拿了半天,从怀里掏出已皱皱巴巴的九毛钱忙着递给了魏希英。原来这位大爷是无儿无女孤寡老人,送完衣料没钱来拿成衣了。过了年之后,他攒了点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才凑够了拿衣服的钱。得知后魏希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并立把钱还给了大爷:“大爷,这钱俺不要了,往后你老来做衣服就行,俺分文不收。”看到瑟瑟发抖的老人,魏希英心想老人肯定还没有吃饭,就到厨房里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给大爷吃,然后将老人搀扶着送去很远。魏希英对眼前看到的一幕想了很多,让她太揪心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啊,她翻来思去的想,今后得为他们做些什么。之后,魏希英挂上了“凡孤寡老人、烈军属一律免费加工衣服”的牌子,那时在陈庄大集上赫然醒目,受到众人的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