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相互支持,推进军民融合
最近,嘉定区发生的两件事颇有新意:试点开展“新能源汽车进军营”,改善官兵出行条件;区军民融合发展项目“无源机场场面监视系统”成功申请市科委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该项目为国内首创,目前已突破关键技术,即将在浦东和虹桥机场试验,其成果将为我国机场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决策,2014年“八一”前夕,市委、市政府和上海警备区出台了《关于推动上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建立了军地协调小组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军地相互支持的有关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的落实。
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独特的科技、制造、信息等区域优势,建成了8个国家级国防动员中心和4个动员保障基地,完成了409个与国防需求相关的产品指标体系。军地双方签约30多个项目,发布军民两用技术1500多项。上海注重军地高素质人才资源方面的融合,建立了国防动员人才数据库,区分作战保障、装备开发和技术研发、信息化专家等5类人才,编组雷达、电网等22个专业队伍5300多人,一大批博士等高精尖人才进入后备力量方阵。
宝山区着力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把军民融合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绩效考核,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责任担当。做到基础设施合建共用、科技创新合作共享、精神文明合创共育,形成了携手并进的双赢局面。
徐汇区通过引导徐家汇商圈内10家商业零售企业,发起成立了“徐家汇双拥商圈拥军优属基金”,开展重点优抚对象关爱帮扶活动,扶持退役军人就业,资助开展多种形式拥军和国防教育各项活动。
杨浦区制定一系列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措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军民融合建设,确保国防动员和部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融合发展。全区共有各领域军民融合(合作)项目77项,投入资金2538.64万元。
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是虹口区加强军民融合采取的举措,他们积极发挥区域内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军事能力提高的支撑作用,区建交委专项演练基础交通设施军民合建共用,提高交通设施为国防服务的能力。
闵行区积极参与航天事业建设,在莘庄工业区内,帮助建成占地近1200亩的航天科技研发中心。
松江区组织军地双方携手开展以“同梦共行军徽闪、同促共建松江美”为主题的双拥“六援六进”活动,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中促进双拥事业的发展。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上海军民情谊坚如磐石。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