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挺立在祖国的东方;崇明,则恰似一颗服务胜战的明珠镶嵌在上海的东侧。近年来,被誉为“长江门户”的崇明岛,因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陆海空、武警共20支部队进岛安家,每年数万官兵上岛驻训,面对越来越多的保障需求,崇明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群众自觉聚焦打赢保障、服务胜仗支前,积极创新形势下拥军工作,有力推动了驻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跃升。
拥军支前“项目化” 全力保障官兵生活
把一些重难问题纳入“项目化拥军”,进行统筹安排,集中力量解决,是崇明聚焦战斗力拥军支前的一大亮点。打开该县2015年度“项目化拥军”一览表,32个具体项目赫然在列,从主要内容、实施单位到具体负责人、完成时限等要素清晰明了,措施具体到位。
某部进岛后,需要建设一条数十公里长的输油管线,保障日常战备训练。由于沿途涉及3个乡镇、6个村、200多户居民,部队党委担心矛盾问题多一时难以解决。县委领导走访得知这个情况后,将其列为当年实事拥军项目,由分管双拥工作的县领导牵头督办,特事特办,短短80天时间,一条高效优质的输油管线全部完成建设,投入部队战备训练。
崇明以东40余海里,有一个面积仅0.088平方公里的小岛,名叫佘山岛,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然而,因其战备地位重要,在这个巴掌大的礁盘上,长年驻守着海军某部官兵,补给船十多天才能补给一次,若遇上风浪无法停靠,有时40多天也补给不上。
可是不管风浪多大、环境多么恶劣,崇明县委领导每年都坚持上岛慰问官兵、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去年6月的一天,崇明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带着农技专家和文艺演出小分队不辞辛劳上岛慰问官兵,农技专家现场传授种植适合海岛生长的蔬菜,讲解海水化淡水的应急方法,使小岛官兵实现了特殊天气情况下的自我应急供给。
驻军部队多、驻训官兵多,生活给养保障难,该县积极扩建军粮配送中心,为部队规划建起千亩蔬菜基地、万头养猪场,成为驻训和驻岛部队官兵名符其实的生活保障基地;
空军某部移防岛上,地处偏僻乡村、一线部队官兵家属小孩上学就业不便,该县在崇明中心城区规划73亩土地给该部建造公寓房,县交港局专门规划一条公交专线停靠该部营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