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人物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技工校长的双拥情怀

2015-08-11 11:04:58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淮海技工学校将切实担负起科技拥军培训基地的重任,不负众望,认真扎实的搞好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保证完成任务,让学员满意,让领导放心。

二、以党建为基础,因材施教,科技拥军,促进退役士兵创业就业

李运同志作为一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大力支持企业的党建工作,他投资数万元建立了党员活动室,新增图书数百套,电脑二十台和部分健身器材,丰富了党员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自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企业党支部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共产党员示范岗”和各种“学员技能大比武”活动。每年底,校党支部都要开展党员职工民主评议和慰问困难党员家庭活动,激发了党员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由于每个学员的情况不同,学校根据学员的知识结构及年龄和就业需求等,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大实际操作课程的比重。对有驾驶基础的学员,学校安排其进行叉车操作学习,同时安排到星星家电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部队是坦克兵的学员,因其对履带行走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非常熟悉,学校就安排他们学习挖掘机操作技术,到公路施工工地进行实践锻炼。如此“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优势,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

良好的培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不少学员都通过培训找到了较好的工作。退役士兵周跃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很快掌握了挖掘机、装载机的操作技能,被中铁四局聘用,安排出国到赞比亚工作,年薪8万元。周跃从赞比亚归来后,专程到淮海技工学校为退役士兵学员“现身说法”,听了周跃的情况介绍后,一些退役士兵感慨地说:“从部队回来后,一度对前途感到迷茫,现在明白了,只要有技能,不愁找不到好岗位。”

在做好技能培训的同时,学校还鼓励学员们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学校主动邀请创业成功的学员到学校演讲,引导学员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发展自己,通过创业成功者的现身说教,极大地鼓舞了退役士兵的创业热情。复员士官李龙经过两年多的打拼,不仅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同时也吸纳了十多名退役士兵为公司员工,带动了学员就业。

科技拥军基地的揭牌,不仅为淮海技工学校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丰富了学校拥军工作内容,李运在揭牌现场表示,要抓住科技拥军良好机遇,认真开展好驻睢现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专门成立机构,健全组织,制订了科技拥军实施方案和详细计划,精心做好学员的入学管理、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另外,学校还要以服务军营为培训目标,根据学员自身特点,灵活制定职业技能培训方式、调整培训时间,确定培训专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注重提供后续服务,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实施面授加网络学习的现代化学习方式。

三、热心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编外老兵”

李运同志热心公益事业,与企业驻地小学结为长期帮扶对象,每年他都会赠送学校一批学习和教学用具,对贫困学生予以资助,今年还向驻地村道路铺设捐赠水泥1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李运同志也经常到生活贫困的学员家中捐款捐物,让这些家庭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无论是对退役军人还是对现役军人,李运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对军人的这种感情缘于他的一个亲身经历:1997年,李运在徐州上学,放假准备回家时,身上的钱被偷了,后来一位解放军给他10元钱买了回家的车票。“军队是国家的坚强后盾,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尊严的坚强的保障,只有民拥军军爱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李运如是说。

去年7月24日,李运和教职工带着米面油、踏花被、电风扇等物品,冒着酷暑,到梁集镇集里村走访慰问军属闫成斌一家。老人激动地说“感谢你大热天里来看我,谢谢,真是太感谢了!”第二天,李运又到睢城镇东升社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残疾老战士杨玉金家中慰问。看着虽年逾90岁但仍然精神矍铄,身子骨很硬朗的杨玉金老人,李运十分高兴。他说,抗战时期,老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抗击敌人,不怕牺牲,英勇战斗,为国家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能为老人做点事,心里真的很高兴。自2008年李运参加“双拥”活动以来,每年的“八一”建军节,他都到部队慰问,并看望退役老干部及困难退役军人家属。学校与部队有着特殊的拥军情结,节日期间坚持到部队和优抚对象家中进行慰问,先后到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省军区高炮五团、驻徐、驻睢部队等多家部队看望官兵,给官兵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和他们结成共建对子,受到了部队官兵的广泛认可。这些年来,他累计给官兵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价值30多万元,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编外老兵”。(作者:付露瑶)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