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兵”情结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周边与多个国家接壤,而新疆边防总队的官兵更因新疆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常年驻守在点多、线长、面广的执勤一线。他们中一些战士因从小缺少母爱使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金花和路莉感觉当一名让他们吐露心声的听众,在点滴关爱中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兵妈妈”很有意义。
“看见边检站的战士,就像看见我的孩子一样,我心里特别高兴。”这是残疾理发师方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一个坚韧顽强的“残疾妈妈”,现在也是“兵妈妈组合”中的其中一员。方丽早在乌鲁木齐机场边检站附近开了一家理发馆,十几年如一日免费为战士理发,她那小小的理发店就是一茬又一茬战士温暖的家。
孜维达木、阿尔孜古丽,这是一对母女,母亲是拥军老模范,女儿是被自治区妇联多次宣传的慈善母亲,她们都是优秀的兵妈妈。在执勤现场,维稳一线,她们都用真心真意换来了战士们“古丽妈妈”的深情呼唤。
金焰,工作在为退伍军人服务的岗位上,多次为困难官兵办事实解难事;柳智梅,一位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优秀警嫂,她经常利用节假日看望慰问官兵;金凤,因为丈夫和儿子同为边防军人,所以对“边防部队”有种特殊情节,她被官兵们称为“知心大姐”。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的孩子都是兵。她们中有的父辈是兵,有的丈夫是兵,有的一家三代、一家三口都是兵,都与部队有着不解之缘,对“兵”怀有深厚的情感。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愿将真情大爱洒向边防线上的每一名战士,让母爱如涓涓细流,浸润到每一个战士心田。
“有事别客气,尽管找兵妈;母爱献给你,部队就是家。”作为“兵妈妈组合”的一份子,她们都把这句话深深的记在心里,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真正想为他们做点实事
“金花姐,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对我的帮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只能在以后结婚的时候请你们喝我的喜酒了。”这是阿勒泰清河边防大队一名刚从军校毕业的实习学员马能发给“兵妈妈”金花的一条短信。
马能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因为缺少父母的照顾而性格受到影响,胆小而内向的他不善于与人交往。当兵后,他也是寡言少语。今年6月初,面临毕业分配的马能,一连好几天都没休息好。虽然家里没有了亲人,但父亲在阿勒泰老家留下了祖宅,这也是马能最后对亲人的念想了。马能最大的心愿就是毕业后能回到阿勒泰边防支队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金花和路莉知道了马能的想法,决定帮马能完成这个心愿。在不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下,通过请示汇报和多方协调,最终让马能如愿的回到了老家工作。
“路莉姐你好,你的来信已收到,非常感谢你的关心和照顾,也祝愿你幸福快乐。”接到乌鲁木齐指挥学校三大队六队学员朱磊的回信,让路莉感到很欣慰。
“政委好,我是丛成日。礼物我已收到,真的是太感谢了!”
在“兵妈妈”们的手机里,时常会收到来自基层一线战士们感激的短信。为了给这些战士更多的关爱,“兵妈妈”们还整理出85名战士的生日表,在他们生日到来之即,寄去一份特殊的礼物。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兵妈妈”们说,其实她们在关爱这些战士的同时她们心里也是暖暖的。
让母爱传递温暖的力量
今年5月,该总队文工团到南疆机动支队演出,演出结束后,团长金花和政委路莉想和基层战士多沟通多交流,在她们的组织下,为南疆机动支队的战士组织了一次集体生日。她们与战士们一起唱歌、跳舞、切生日蛋糕,亲自在后厨切菜、炒菜,为战士们准备生日聚会,当看到战士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时,金花和路莉更加坚定了她们做“兵妈妈”的信心。
兵妈妈路莉为战士们过集体生日( 柯大为 摄)
7月13日,在文工团爱心工作室,金花和路莉正在浏览着准备开通的“兵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并通过搭建“兵妈妈”和“兵孩子”群聊空间,达到相互鼓励、了解情况、分享心情和放松减压的功效。
该总队政治部主任温乐晨说:“我们开展‘兵妈妈组合’就是以母爱暖兵心,以大爱换真情,以关爱激斗志。”为了壮大这个爱心队伍,他们将吸收地方“优秀兵妈妈”、全区部队相关人员和个别官兵家长组成“兵妈妈爱心组合”,让爱惠及更多基层战士。
今年7月初,该总队成立“兵妈妈爱心公益基金”,每年定期向爱心公益基金注入一定数额资金,并争取地方经费支持,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困难战士得到关心和爱护。
相信母爱会像寒冬里的阳光驱走阴霾,传递温暖力量;会像人生的灯塔,照亮战士人生路上的泥泞坑洼;会像那连心的爱心绳,一头连着前线,一头连着家……
大漠孤烟亲为伴,长河落日母作陪。心,伴随着边关明月,爱,滋润着戍边警营。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