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抗日烽火中的山西战场

2015-07-17 16:38:31来源:太原日报
抗日军民在山西境内共歼灭日军近7万人,占侵略华北日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充分发挥了华北抗日主战场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三、打破敌人的“囚笼”——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1940年8月,驻华北的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的兵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交通破击战,对日军占领的正太、同蒲、平汉三条铁路及各地的主要公路进行了大破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前,日本侵略军在华北大修铁路、公路,企图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对华北军民实行“囚笼”政策。为打破“囚笼”,1940年8月20日晚,百团大战正式打响,主要目标直指正太铁路。

  8月20日夜,正太路破击战开始,八路军参战部队避开日军的外围据点,直接隐蔽运动到正太路两侧,突然发起全线攻击。一队队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像无数把钢刀和利剑,刺向敌人的交通动脉。由于战役准备工作隐蔽得好,晋察冀军区部队出其不意,很快攻占了正太路上的重要关口娘子关和敌人控制的重要能源基地井陉煤矿。几天以后,正太铁路线的铁轨、车站、水塔、桥梁全被我军破坏,正太铁路全线瘫痪。

  在正太路破击战进行的同时,华北各主要铁路线同蒲路、平汉路、平绥路、北宁路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铁轨被拆除,枕木被焚毁,桥梁被炸掉,电线被割断,各主要公路路面上也挖了许多壕沟和深坑。

  从9月22日至10月上旬,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消灭交通线两侧之敌和拔除深入根据地的敌据点,主要战斗有太行区的榆辽战役、北岳区的涞灵战役和晋西北区的同蒲路北段战役等,这些战斗拔除了交通沿线附近地区及深入根据地的部分据点,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八路军一个半月的破击作战,使日军极为恐慌,为防止局势继续恶化,尽快稳定占领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急调华北一切兵力,对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报复“扫荡”,于是,“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成为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主要内容。

  在一系列的反“扫荡”作战中,著名的关家垴歼灭战打得最为激烈。

  关家垴高地位于太行区武乡县东部的山岳地带,三面都是断崖,通向顶部的坡路很窄,是唯一的进攻道路。10月29日,“扫荡”黄崖洞之敌500余人,退到蟠龙以东的关家垴,准备返回武乡。当日13时,八路军总部命令129师抓住战机,集中主力歼灭该敌;当日夜,129师集中385旅、386旅主力部队等,将日军包围于关家垴,次日4时发起攻击,被围之敌固守顽抗,战斗非常激烈。此次战斗,歼灭日军40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6挺,步枪50余支。

  百团大战从8月20日开始至12月5日,共毙伤俘日伪军4.5万余人,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313座、火车站37个,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严重破坏了华北日军的主要交通线,正太铁路停运达1个多月之久,同蒲铁路北段两次被切断,平汉、津浦、北宁等铁路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拔除了日军的大量据点,使日军遭到重大损失。

  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

  从1941年春到1942年冬,华北日军连续推行5次“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加紧进行“扫荡”“蚕食”。针对日军的疯狂“扫荡”,山西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1941年11月9日,黎城、武乡、辽县之日军5000余人进犯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129师4个团在彭德怀和左权的亲自指挥下,发起了黄崖洞保卫战。

  11月10日夜,日军利用夜黑便于隐蔽的有利条件以偷袭的方式闯入黄崖洞南口,当即遭到八路军轻重机枪的密集扫射和地雷轰击,敌死伤一部分后撤退。12日,日军把最有攻击力、号称“钢铁大队”的部队投入战斗,集中各种火炮向南口八路军的各个工事和掩体持续进行密集的轰击,整个南口陷于一片炮火之中。敌前后组织六七次攻击都被八路军打退。战斗中,八路军17岁的司号员崔振芳不幸中弹牺牲。15日,日军开始攻击水腰口工事。这次战斗持续时间更长,战况也更为激烈。守卫在最关键位置的12名战士先后打退了日军的11次进攻,最后日军向这里投入大量的燃烧弹,后来又用火焰喷射器,一条条火龙直向战士们袭击过来,12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至17日拂晓,八路军主动撤出兵工厂各主要阵地,日军占领了这些阵地之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又恐遭到兵工厂外八路军重兵的伏击,不得不于18日夜仓皇撤出各阵地。八路军趁日军兵困马乏、极度疲劳的有利时机,组织猛烈的袭击,到19日,将日军彻底赶出了黄崖洞地区,坚持8天8夜的黄崖洞保卫战胜利结束。

  在黄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不足1500人的兵力抗击日军5000余人的兵力,歼敌2000余人,八路军伤亡166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总部特务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的称号。

  太行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前方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129师师部所在地,1942年春节前后,日军发动所谓“第一期驻晋日军总进攻”的大“扫荡”,以1.2万人的兵力向辽县(今左权县)麻田、桐峪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在这次反“扫荡”中,太行三分区司令员郭国言、六分区司令员范子侠等优秀指挥员壮烈牺牲。

  日军的春季“扫荡”失败后,接着将兵力增加到2.5万人,于1942年5月间又发动了夏季“扫荡”。日军的这次“扫荡”经过周密的准备,出动兵力之多、时间之长、烧杀抢掠之残酷,均为前所未有。并特别组织了“挺进杀人队”,化装成八路军,奔袭八路军的首脑机关。在这次反“扫荡”中,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副参谋长左权亲自指挥。5月25日,就在全部人员即将突出重围时,左权将军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左权牺牲后,根据地党政军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朱德为此写下了《悼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