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龙岩市开展双拥工作综述 军民鱼水情意真

2015-07-09 16:11:42来源:闽西新闻网
新的历史时期,驻守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子弟兵,秉承红军传统,与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出一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

龙岩,古田会议和新古田会议的召开地,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革命战争时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谱写出一曲曲军民团结之歌;新的历史时期,驻守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子弟兵,秉承红军传统,与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出一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唱响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主旋律,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拥军情真意切

  拥军是政治,拥军是大局,拥军是稳定。龙岩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老区政治优势、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一件大事,作为解决驻军部队和优抚安置对象实际困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件实事来抓。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单位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系统,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落实政策、解决部队实际困难等方面不断推动拥军优属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龙岩市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意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贯彻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实施意见》等双拥工作政策性文件,确保双拥工作有章可循,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作。

  坚持大事大抓。去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搞好会议的协调保障工作当作政治任务,以非常的状态、非常的标准、非常的措施,科学筹划,强力推动。多次召开常委会、军地联席会,统筹安排工作,研究解决问题,推动落实工作。从全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筹备班子,遴选得力骨干组成保障队伍,调用性能优良的物资器材加以保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到人财物向保障工作活动聚焦。在会议安保、食宿保障、代表慰问、送医送药等任务中,以主人翁姿态认真负责地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在全国全军面前打造和展示了龙岩品牌、龙岩速度、龙岩形象。

  注重营造氛围。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强化广大军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定期召开党政军座谈会、国防教育联席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组织地方领导干部到部队过“军事日”,加强军地联系,密切军政关系,融洽双拥工作氛围。2013年7月,邀请总政歌剧团、总政歌舞团、空政文工团、海政文工团等军队文艺团体的艺术家,来岩举办“军魂颂”八一文艺慰问演出。坚持以红色基地为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6亿多元用于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和陈列改版,共建成4个国家级、11个省级、30个市级、86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古田会议会址成为国防大学教学基地之一,每年接受教育人数100多万人次。

  尽力办好实事。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全市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率在4%至10%之间,抚恤补助标准比省定标准高12元—100元/月,并足额发放到位。实施“军人民生工程”,实现了军转干部安置、军人子女入优质学校、军人住房安置、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四个百分百”。近年来,共有26名团职转业干部全部给予平职安排;168位现役军人子女,全部划入当地优质学校就读并免收寄读费;驻岩部队干部士官住房全部纳入保障房建设规划,解决驻岩部队现役官兵12套经济适用房;老干部医疗全部纳入社会化保障体系,医疗经费由市财政兜底。着力抓好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政策拥军和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务、送保障、送关怀的“五拥五送”活动,累计为部队官兵送演出、送电影、办讲座120场次,援建军营图书室3个,赠送图书3.2万余册;积极帮助部队培训文艺、宣传骨干,赠送电视机、电脑、音响等设备,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经常性拥军活动广泛开展;2011年来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四项”拥军工程建设,着力改善部队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各县(市、区)财政共投入2.8亿元,支持所在地的部队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部队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营区周边环境。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