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深情系军民 双拥花开满曲阜——曲阜双拥工作纪实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的故乡,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辖4个街道、8个镇,405个村居,人口64万。现有驻军单位7个,其中营以上单位5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一处,重点优抚对象4000多人。 曲阜,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是一方双拥的热土。在多年的双拥创城活动中,曲阜市连续六届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了“六连冠”。特别是近年来,曲阜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坚持把双拥工作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双拥政策法规,以创建双拥模范城、支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军民携手,狠抓落实,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 、强化领导,健全制度,双拥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市双拥工作始终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各级切实加大了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具体做到了“五个纳入”、“四个到位”。“五个纳入”是: 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治理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四个到位”是: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市历届党政军领导始终认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曲阜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不重视双拥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会抓双拥工作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历届领导对双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双拥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组织机构到位。为了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确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分管书记、分管副市长、人武部政委和驻军团以上首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驻军基层单位首长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国防教育、共建教育、优抚安置、治安联防、共建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六个委员会,市双拥办公室全面具体负责全市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经常性活动的开展。曲阜市于1996年在济宁市率先将“双拥办公室”列为副科级单位。2006年3月,我市又将双拥办公室提升为正科级单位,编制5人,同时任命了专职主任,配齐了工作人员,确保了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各镇街、村居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班子,坚持常年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双拥组织网络,确保了双拥工作水平逐步提高。三是经费保障到位。我市双拥及优抚安置各项经费足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照自然增长机制的要求对双拥及优抚安置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近三年来,每年用于双拥优抚安置的支出8000余万元,其中用于支持军队保障建设400余万元,双拥活动经费100万元。四是运行机制到位。为推动双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我市先后建立了常委议军、联席会议、走访慰问、联合办公、宣传月、过军事日等项双拥工作制度。三年来召开常委议军会议3次,党政领导与部队首长联席会议8次,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7次,常委研究双拥工作专题会议4次,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难题16个,军地领导在“八一”、“十一”、新年春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座谈讨论、联谊联欢30多次,参加的市级领导达200多人次。市委书记李长胜、市长刘东波等领导除亲自研究制定双拥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外,还经常深入部队和城乡基层,了解、检查、督导双拥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帮助部队和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近三年来,经市级领导亲自批示解决的实际问题120多个,以各种形式和方式补助救助优抚对象100多万元,及时解决了他们的困难。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促进了全市双拥工作健康顺利发展,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形势得以不断巩固提高,形成了军地之间无历史遗留问题,无纠纷、无矛盾,官兵无违纪的“四无”局面,实现了“军政一体,军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