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九旬抗战老兵齐文生:忆烽火岁月 仍壮心不已

2015-11-05 14:37:06来源:长城网
“只有经历了那段特殊的年代,你才会知道,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很幸运,炮火和子弹没有打死我,严寒和饥饿没有打退我。如果老天再让我选择,我依然会当兵抗日!”

\

齐文生的荣誉奖章。武香君 摄

伤愈后立即上战场他跋涉半个中国

1941年,齐文生所在的回民大队编入了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从此,他跟随队伍不断转移、打游击。“改编以后,队伍的人数达到了1000人,共分3个大队,我属于第三大队。我们是野战军,哪里的敌人残酷,就去哪里,打过的大仗小仗我已记不清楚了。其实,打仗对我们来说,都成了家常便饭,生死早就抛在脑后了。”说完,老人对记者坦然一笑。

“赶紧追,小心装甲车上的枪眼!”1941年9月一个晚上,在深县(今为衡水市深州市)的一个村庄里,齐文生所在的回民支队将日军围堵了。“我们头天就把敌人围住了,一直围到了第二天下午。当时敌人只有100多人,我们有几百人。本来,我们铁定能全歼敌人的。没想到,第二天,敌方不仅叫来了好几百人的援兵,还出动了装甲车,把困在村里的敌人全接走了。于是,齐文生就一边追一边开枪。在我军追击敌人的过程中,敌人也展开了疯狂的反扑。

突然,齐文生感到左臂上的肉像是被马蜂蛰了一样,并且越来越疼,等鲜红的血浸透了棉衣时,他这才发现自己中了枪。“跟我在一起冲锋的,有一个战士头部中枪当场牺牲了,还有一个战士胸膛中枪了……后来,我被送到了后方医院治疗,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药常常供不上,这个伤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好。痊愈后,我又上战场了,就想多杀几个敌人。”

后来,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齐文生随部队转战至山东、陕北、福建等地。其中,从山东至陕北的转移,齐文生和战友们是靠双脚走完的。“头出发时,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山东下了场大雨,正月初四时,又下了一场大雪。从那天起,我们就开始走了。不管风霜雨雪,每天至少走60多里地,有时候困得连走带睡,有时走着走着,就停下了,站着睡着了。军装又当衣服又当被褥,里面爬满了虱子。途中要是遇到老百姓家,晚上就能睡个热炕头,白天还要帮忙挑水、扫院子。从山东到陕北,我们走了两个多月。这途中,大部分人都坚持完成了转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齐文生到华北军区侦察队任职。1958年,他复员回乡。

如今,抚摸着手中几块纪念章,齐文生老人感慨万分:“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他们都很孝顺。我常和孩子们说,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过去,有多少人为了今天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有多少人,还没有来得及过上好日子,就死在日军的屠杀下。这70年里,祖国的变化太快了……”

此外,老人还告诉记者,今年9月3日大阅兵的时候,他看到抗战老兵第一个接受检阅,心情特别激动。“这看得出国家对我们老兵的重视。现在,政府对我特别照顾,每年都会给我发放抚恤金,足够我养老了。每年冬天,3吨取暖煤会准时送到家里,除新农村合作医疗外,每次生病还能享受二次报销的待遇。前不久重阳节,还有人来慰问我,真是太感谢了。”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