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9日讯 (记者 顾园园/文 杨群/图) 91岁的郑成本,家住宿迁市宿豫区曹集镇,老人一生中最自豪的事就是72年前戴上大红花骑着毛驴去参军抗日。如今老人最喜欢跟儿孙们说起的就是他当年参加武工队,使双枪与敌人战斗的故事。
郑成本的老家在骆马湖,日军的铁蹄踏上宿迁后,他所在的村子也经常被骚扰。“我记得是1942年,我们村里一户人家娶亲,结果轿子接到新娘回村里时遇到了日本鬼子,他们居然把抬轿子的4个人都杀了,只剩下坐在轿子里的新娘,小鬼子太残忍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除了日军还有土匪,郑成本的母亲就曾被土匪掳走。为了赎回母亲,家里变卖了所有的粮食又跟村里人借,这才凑够了20块大洋将人赎了回来。从此,年轻的郑成本对日本鬼子、土匪埋下了深深的仇恨。
那几年,日军、土匪不停地骚扰村民的生活,村里人人心惶惶,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1943年,新四军淮海专区到村里动员年轻人参军,对日本鬼子充满仇恨的郑成本便主动报了名。“我家是兄弟两个,我是老大,当时我就想去参军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哪怕是死在战场上,家里还有弟弟能照顾二老。”参军那天,村里给郑成本戴上大红花,让他骑着毛驴去的区队。